[发明专利]远动装置软件防误逻辑闭锁及全站程序化操作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3763.3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丁泉;胡道徐;佘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薛伯奇 |
地址: | 210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软件 逻辑 闭锁 程序化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针对电力系统当中远动通信装置的具体应用,通过一系列软件算法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在远动装置中实现了防误逻辑闭锁功能及全站程序化操作功能,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电厂和变电站内开关、刀闸等一次设备的操作,往往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通过当地监控后台进行遥控,另外一种方式则由远方调度下发操作命令,通过远动装置进行遥控。目前的监控后台在防误逻辑闭锁功能方面已经较为完备,而在远动装置侧,尚不具备防误逻辑闭锁能力,其下发的操作命令的正确性完全依赖于远方调度下发命令的正确,一旦由于某种自然或人为因素使得调度命令错发或误发,就有可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至于变电站的程序化操作,目前在电力系统内则是一个较为新兴的应用,出于实现方便的考虑,一般都放在间隔层中的测控装置中执行,各测控装置只负责所在间隔内的操作,对于跨间隔操作实现起来十分不便。在远动装置中执行程序化操作则正好可以解决上述不足,同时,由于远动装置所处的全站地位,可以将程序化操作的相关信息直接传往远方调度,丰富了远方进行程序化的操作过程信息,帮助调度员更好的了解操作执行情况。
本发明即是在该背景下所产生的,一方面,针对远动装置的自身特点,开发出了一整套软件防误逻辑闭锁系统,可无缝嵌入远动装置中,从根源上杜绝了来自于远方的误操作命令被执行。另一方面,在软件防误逻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远动装置进行全站程序化操作的概念,除具备传统间隔层内执行程序化操作功能的同时,解决了跨间隔实施的难题,提高了日常操作的可靠性的同时,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关于上述两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法,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文献专门系统地提出,但是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中稳定和高效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在远动装置中的软件防误逻辑闭锁的概念,并实现了从逻辑定义、逻辑编译下载、逻辑执行到逻辑闭锁一整套功能,以此为基础,在远动装置中实现了对变电站全站进行程序化操作的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与便捷。
为了在远动装置中实现软件防误逻辑闭锁功能,本发明定义了一套具有特定语法的高级语言类型PS-LOGIC语言,以及配套该高级语言的定义、编译、下载、执行工具,一系列软件模块共同组成了远动装置软件防误逻辑闭锁系统。该系统具体组成模块说明如下:
远动装置软件防误逻辑闭锁的实现;包括,
(1)逻辑定义
对逻辑进行编程,将需要远动装置判断的五防闭锁逻辑用PS-LOGIC语言描述出来,具体内容包括逻辑变量、逻辑闭锁对象、逻辑表达式等,编辑完成后形成*.log文件;
(2)逻辑编译及下载
在逻辑文件*.log编辑完成后,需要将其转化成远动程序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本系统开发了针对PS-LOGIC的编译和下载工具PS-GCC,对*.log进行语法检测,编译通过后通过以太网从PC机下装至远动装置,远动装置收到后再次进行本地相关校验及数据连接,即可形成可供使用的逻辑闭锁二进制代码*.bin;
(3)逻辑执行
当远动装置收到来自于远方调度的控制命令,首先查询*.blog中是否有该控制命令的防误逻辑定义,如果没有则直接将控制命令发往相应测控装置,而如果有定义,则根据*.blog中的内容,进行逻辑计算。逻辑计算的算法,参考了计算机编译原理中的波兰表达式算法,具体说来就是将普通逻辑表达式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逆波兰表达式形式,采用堆栈原理对该表达式进行计算;远动装置中可支持的运算总类包括:加、减、乘、除,以及逻辑与、或、非等基本运算,此外还支持三角函数、开方、乘方等数学函数运算;
(4)逻辑闭锁
在逻辑判断后,根据判断结果,如果逻辑通过,则放行该操作,向对应保护测控发出操作命令,如果逻辑判断失败,则可以向主站返回失败命令,同时还可将失败原因通知主站,帮助调度人员分析问题。
以上四种模块共同组成了远动装置的软件防误逻辑闭锁系统,该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3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源文件的校验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