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的多级变频腐蚀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3654.1 | 申请日: | 200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坤松;颜国生;乔正山;朱德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F3/04 | 分类号: | C25F3/04;H01G9/055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6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电解电容器 阳极 多级 变频 腐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的腐蚀工艺。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为了适应整机高频低阻抗线路的需求,过去扩大其有效表面积,增加单位面积的静电容量,采用电化学腐蚀来处理铝箔。有关提高扩面率方面的研究有许多报道,传统的腐蚀工艺所生产的箔尽管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但由于腐蚀的孔洞分布不均匀及深度不一,易出现孔洞吞并而降低中间不腐蚀带厚度,而不能满足高频低阻抗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能克服以上缺陷,制作具有比容高、机械性能优良的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的多级变频腐蚀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将铝箔去除表面油污及氧化膜后,进行多级交流电解腐蚀和中间处理,最后进行后处理;其特征在于交流电解腐蚀是在温度为25~60℃、浓度为0.1~10wt%硫酸和3~20wt%盐酸组成的混合液中进行,交流电解腐蚀的频率为5~40Hz,且各级交流电解腐蚀的频率值互不相同。
通过以上不同频率、多级腐蚀工艺,生产出的铝箔具有比容高、机械性能优良的特点,更适合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交流电解腐蚀时,电流密度控制在20~100A/dm2之间,电量控制在800~8000C/dm2之间。
本发明具体步骤是:
1)去除表面油污及氧化膜:将铝箔放在30~80℃浓度0.1~10wt%的磷酸水溶液中浸泡;
2)交流电解腐蚀、中间处理:将浸泡后的铝箔置于温度为25~60℃、浓度0.1~10wt%硫酸、3~20wt%盐酸的混合液中,在5~40Hz的其中一频率值下进行交流电解腐蚀;将经交流电解腐蚀的铝箔置于浓度0.1~5wt%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浸泡1~6分钟;至少循环重复交流电解腐蚀、中间处理两次,每次交流电解腐蚀的频率值互不相同;
4)后处理:将经最后一次中间处理过的铝箔在温度20~50℃、浓度1~10wt%的硝酸水溶液中浸泡1~6分钟即可。
另外,中间处理浸泡温度为30~90℃,时间1~5分钟。中处理温度低于30℃,起不到洗膜作用;高于90℃,会破坏初始蚀孔,最佳温度为35~85℃。
交流电解腐蚀的混合液中盐酸最佳浓度为8~18wt%。
具体实施方式
各处理步骤详述如下:
1、前处理
前处理主要目的是除去铝箔表面的油污及天然氧化膜,使箔表面均匀,利于第1级腐蚀时形成均匀分布的初始蚀孔。
具体方法是将铝箔放在温度30~80℃、浓度0.1~10wt%的磷酸水溶液中浸泡1~5分钟。磷酸液的浓度过低,达不到清洗效果,高则会减薄厚度。最佳效果为0.5~5wt%。
前处理温度低于30℃,去油效果差,超过80℃表面会全面溶解而导致减薄,最佳温度为45~75℃。
前处理时间少于1分钟,达不到处理效果,若超过6分钟,同样会减薄,故最佳处理时间2~5分钟。
2、第1级交流腐蚀
第1级交流腐蚀是整个腐蚀工艺的关键,其主要目的是在铝箔表面形成初始蚀孔,并且使蚀孔孔径的大小合理、分布均匀。
第1级腐蚀方法是将前处理后的铝箔放在浓度0.1~10wt%硫酸、3~20wt%盐酸混合液中,在5~40HZ某一频率下进行交流电解腐蚀。腐蚀温度为25~60℃,其电流密度为20~100A/dm2,电量为800~8000C/dm2。
在第1级腐蚀过程中,盐酸浓度低于3wt%,则腐蚀作用弱,发孔不均匀;超过20wt%,铝箔表面会全面溶解,最佳浓度范围在8~18wt%。
硫酸浓度低于0.1wt%,铝箔表面不成膜,蚀孔不能引发;高于10wt%,表面成膜太厚,蚀孔也不能引发。因此最佳浓度在0.1~10wt%。
第1级腐蚀温度低于25℃,则腐蚀速度太慢,腐蚀效果差;超过60℃,会发生钝化,难于腐蚀,故温度最好控制在25~60℃。
第1级腐蚀电流密度过小、过大,会造成蚀孔不均匀和孔径细小,因而电流密度应在为20~100A/dm2。
第1级腐蚀电量小于800C/dm2,发孔效果差;电量大于8000C/dm2,铝箔表面会全面溶解,故电量最好控制在800~8000C/dm2。
3、第1级中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3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