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划式语音输入方法及触划式即时语音输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3243.2 | 申请日: | 2007-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帅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8;G06F3/16;H04M1/2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8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划式 语音 输入 方法 即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日常生活中进行语音通讯的语音输入方法及语音输入装置,尤其是能够让用户以触划方式替代发声器官进行即时语音输入的原创性语音输入方法及即时语音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语音通讯是现代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现有的语音通讯工具种类繁多,有简单的对讲机、电话,也有复杂的手机和铱星电话,其外观也是从简朴到奢华,应有尽有,在通讯网络上有独立的民用和军用电话网络,有基于卫星通讯的无线网络,也有基于Internet的IP电话网络,还有基于电力载波的通讯网络等,但在基本工作原理上,其汉字语音输入则几乎完全是基于用户的发声器官的通讯方式,即首先由通讯工具的使用者通过其声带发出具备一定含义的声音,该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形式作用于通讯工具上的声音传感器即话筒并经采样后得到具有用户声纹特征和具备一定意义的语音信号,进一步处理后,语音信号可以通过通讯工具的信号传输和发射模块及通讯网络发送至远处受话者端的通讯工具,从而使其能够听到本地用户所发出的声音,同样地,远地用户所发出的声音也可以经由通讯工具及通讯网络由本地用户所听到,本地用户和远地用户连续的语音交互就构成了即时的语音通讯。
上述即时语音通讯模式基本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即时语音通话需求,但是这种模式并非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对象和所有的场合。对于聋哑人、后天由于疾病导致声带失声的患者,吐字发音不清晰者,以及年老体弱无力发声的老年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话和手机等通讯工具将难以为他们所使用,此外,在特定的场合如会议现场、病房、办公室及教室等许多需要安静的场合以及公共汽车、商场、生产车间和工地等喧闹的场所等,上述即时语音模式也不能为正常用户顺利使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情况,为了不影响会议现场及办公室等安静场所其他人的正常工作,或者出于保护个人通话隐私的目的,很多人在电话铃声响起时,总是选择匆忙离开现场转而到过道或休息室等去接听电话,而在公共汽车、商场、生产车间和工地等喧闹的场所,由于异常嘈杂难以进行语音交流,很多人则索性掐掉电话,改用短信进行信息交流,而短信交流远没有语音交流那么快捷和方便自然,此外,在基于Internet的网络聊天交流中,网友之间虽然可以进行即时语音聊天交流,但在办公室环境下是很不合适的,一方面会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同时也存在泄露个人聊天隐私的问题,可以说,目前的即时语音通话方式已经成为特定人群和特定场合所面临的一大困难。
上述困难目前已经引起部分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无任何有效实用的技术手段,虽然国外亦有为聋哑人和失声患者所开发的信息交互装置,但那只是简单的符号信息交互,即通过特定的触觉刺激表达特定的含义,不是即时语音通讯模式,所传递的信息量极其有限,远不能做到像日常交流那样方便地进行语音交互,而且在操作上也很不实用。而面向老年人及特定场合下的语音即时通讯,以及会议现场等安静场所的手机接听问题,经检索目前几乎未见任何学术或新闻报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采用人体声带器官作为即时语音通讯工具的语音输入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通讯工具的触摸屏以触划方式提供汉字语音信号的语音输入方法及触划式语音输入工具,该触划式语音输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输入汉字语音信号,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易用,并具有很高的语音输入效率,可以实现与日常语音交流同步的即时语音输入。
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背景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3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