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3007.0 | 申请日: | 200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6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午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午生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N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药物 导入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医用超声波导入药物治疗仪器。属于超声波应用技术与微电脑程控技术结合的医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生病需要药物治疗,往往是通过口服、注射使药物进入体内。由于长期吃药会使肠胃系统受到药物刺激损伤胃(肠)粘膜影响正常食欲和营养吸收,甚至降低药物疗效;而注射经皮肤下的肌肉或血液扩散药液,起效快、疗效好,但由于打针的疼痛,特别是需要长期甚至终生需要注射的病人及儿童就很难接受,例如许多糖尿病患者就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长年累月下来,皮肤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注射和口服药物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是显而易见的。
超声药物导入就是一种不需要注射、口服而同时又具有注射药物效果和口服药物便利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就是利用低频超声波使得皮肤角质层产生“空泡”通道,从而让药物分子通过这个通道进入皮下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这种超声药物导入的新技术以人为本,无痛、无创、无副作用,开辟了一条给药的新途径。本发明“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仪”就是依据这一原理研制的新一代药物无创导入治疗仪器。
发明内容
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仪由微电脑程控低频超声波发生器、变频信号控制器、程序控制器、液晶显示器、超声换能器及电源组成。
图1是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仪的低频超声波发生器[3]在微电脑芯片程序控制器[1]和时间控制器[2]的控制下,产生低频超声波电信号,这一信号通到超声波换能器[7]后产生低频超声波,低频超声波透过药物支架[8]作用于皮肤,产生超声“空泡”微通道,同时超声波也推动药物经这一微通道进入皮下。
低频超声波发生器[3]的频率、振幅、相位、功率、间隔时间比例等各项参数由电脑程序精密控制,并可由输入控制器[5]的键盘设置,有关参数由液晶显示器[4]显示,治疗过程也有数字显示提示过程,整个仪器由电源[6]供电,电源可用电池、充电电池或用交流电开关电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程序控制器;[2]:时间控制器;[3]:低频超声波发生器;[4]:液晶显示器;[5]:输入控制键盘;[6]:电源;[7]:超声换能器;[8]:药物支架。
图2是实施例超声胰岛素导入降糖仪电子部件系统示意图。
图2中:[1]:低频超声波发生处理系统部件;[2]:液晶显示器部件;[3]:电源开关及时间设定按键;[4]:强度设置按键;[5]:可充电电池;[6]:低频超声波换能器(机载);[7]:药物支架;[8]:外接低频超声波换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图2)是用于将胰岛素液体通过低频超声波作用皮肤,使皮肤角质层产生“空泡”微通道,从而推动胰岛素顺着这一“通道”进入皮下,以达到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的治疗作用。
本实施例中胰岛素药液按国际单位用带刻度的微量注射器加于药物支架(即胰岛素药液放置部)[7]上,将[7]装在超声换能器[6]上,仪器用扎带使[7]与皮肤紧密接触。按下电源开关[3],液晶显示器[2]上的时间数字即开始倒计时,低频超声波发生处理系统[1]的低频超声波振荡器在程序控制器的控制下启动工作,输出超声波电信号由超声换能器[6]转换输出为机械能,输出超声波的强度可由强度设置按键[4]控制,中央控制器及相关IC芯片等电子元件装在一片双面印制的线路板上,整机工作电源为可充电电池[5],低频超声波信号按程序控制器和时间控制器控制,设定计时结束,仪器自动关机。
用外接超声波换能器[8]时,该换能器可用松紧带固定在上臂或人体腹部,改变人的受药部位,以提高受药效率。外接换能器[8]工作时原机载超声换能器[6]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午生,未经汪午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3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拉式漫步健身机
- 下一篇:口服治疗胃病的中药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