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沸石基复合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2400.8 | 申请日: | 2007-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孝文;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N25/08 | 分类号: | A01N25/08;A01P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21501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沸石基 复合 抗菌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沸石基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沸石分子筛为载体,所述沸石分子筛载体选择8氧元环孔道结构或10氧元环孔道结构或12氧元环孔道结构,而且硅铝比小于或等于19的天然或合成沸石分子筛,该沸石分子筛的孔道或笼中含有抗菌作用的银、铜、锌、镍、铋、汞金属离子之一或其两者及两者以上组合,而沸石分子筛的外表面负载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石基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分子筛的硅铝比小于或等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沸石基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分子筛的硅铝比小于或等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石基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8氧元环孔道结构的沸石分子筛采用A型沸石;
所述10氧元环孔道结构的沸石分子筛采用MFI、TON、FER、STI沸石中的一种;
所述12氧元环孔道结构的沸石分子筛采用FAU、LAL、MTN、BEA、MOR沸石中的一种。
5.一种沸石基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原料
①、沸石分子筛选择8氧元环孔道结构或10氧元环孔道结构或12氧元环孔道结构,而且硅铝比小于或等于19的天然或合成沸石分子筛;
②、可溶性钛盐;
③、有机胺选择伯胺、仲胺、叔胺中的一种,其中:伯胺化学通式:R1-NH2
R1=C1-C12烃基;
仲胺化学通式:
R2=C1-C12烃基;R3=CH3;
叔胺化学通式:
R4=C1-C12烃基;R5=CH3;R6=CH3;
④、有抗菌作用的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类,选择以下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银、铜、锌、镍、铋、汞;
(2)、工艺
①、将可溶性钛盐溶解在相应的溶剂中,配成浓度在1~5mol/L的钛盐溶液;
②、将沸石分子筛预烧使其中的水份蒸发,充分脱水,冷却至室温,再将脱水后的沸石分子筛吸附有机胺至饱和状态,以此用有机胺堵塞沸石分子筛的内部孔道进行预处理;
③、将预处理后的沸石分子筛浸渍在钛盐溶液中,可溶性钛盐与沸石分子筛结合的质量比为0.1~1,浸渍后烘干,在300~600℃下焙烧1~10小时,待降至室温时,将其取出,以此将沸石分子筛孔道中的有机胺分解成H2O、CO2以及氮化物气体挥发,使孔道恢复原态,同时负载在沸石分子筛外表面的钛盐在外表面生长成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④、将降至室温的沸石分子筛放入浓度为0.1~1mol/L抗菌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类溶液里,通过离子交换将抗菌金属离子引入到沸石分子筛孔道中,然后离心分离,放入烘箱烘干,即可得制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钛盐选择钛的卤化物、钛的醇盐类、钛酸四丁酯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温度控制在500℃±50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烧温度控制在500℃±50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抗菌金属离子引入到沸石分子筛孔道中的离子交换时间为24~6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第④步中,当选择两种及两种以上组合的有抗菌作用的金属离子时,按先后次序进行离子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学院,未经苏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24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