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电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1792.6 | 申请日: | 200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上东;江兆周;黄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W20/00;H02P23/00;H02P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电机 工作 模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混合动力电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包括电机管理模块(1),电机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模式管理模块(2)、故障检测模块(3)、最终模式处理和扭矩平滑处理模块(4);电机控制单元MCU接受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的控制信号,并直接控制电机;输入模式管理模块(2)的模式信号有快速起停的请求、辅助驱动的请求、再生制动及发电请求、怠速请求,以及当前的电机状态;故障检测模块(3)进行故障管理时接受的信号有系统保护的要求信号、系统故障信号及当前电机的状态;输出的信号主要有请求的模式、扭矩及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电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电机的工作特性,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作以下工作模式判断和处理:
(1)、起动发动机时,发动机管理系统(EMS)进行喷油点火,完成起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给电机的是速度请求指令,要求电机满足自己的速度要求,要求电机工作于速度模式下;
(2)、在辅助驱动的情况下,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根据驾驶员总的扭矩需求,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给电机扭矩请求,分配给电机一部分扭矩,要求电机工作于扭矩模式下;
(3)、再生制动和发电情况下,再生制动要求电机对系统有制动的效果,且在制动过程中可以回收能量,这就要求电机工作于发电模式下;当电池荷电状态(SOC)较低时为了维持电池的SOC也要求电机处于发电模式;此时,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会以负扭矩需求的形式发送给电机,控制电机工作于扭矩模式下。
(4)、电机怠速模式: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控制电机在怠速模式输出零扭矩,该电机怠速模式为扭矩模式和速度模式切换的过渡状态;
(5)、电机故障模式: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对电机进行故障检测,并发送使电机工作于故障模式的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电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其
特征在于:当出现扭矩、速度或怠速请求信号时,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读取电机控制单元MCU发送过来的当前工作模式,若当前模式不满足新的需求,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则会产生新的模式请求,并将该请求信号送往故障检测模块,根据故障判断结果,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会产生一个故障的标识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电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故障检测模块实施检测的事项如下:
(1)、扭矩故障检测: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求取电机当前的工作扭矩于当前申请扭矩的差值,当差值大于允许的矩误差上限或小于允许的误差下限,都将对故障标识位置位,当差值未超过许可范围将对故障标识位清零,并将标识位值送往故障锁存、过滤器,当累加到一定值将发送扭矩故障错误的标识;
(2)、模式故障检测:当前工作模式与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的请求模式不一致时,将对模式故障标识位置位,否则将该标识位清零。同上,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把该标识位送往故障锁存、过滤器,当累加值大于设定门限值则认为发生模式不相等故障,若小于门限值则认为无故障。
(3)、其余故障检测: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HCU产生故障标识:HCU检测到电机已经工作于故障模式;出现电池过充、过放时或反向器、电池、电机温度过高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合动力电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故障检测的结果为正常情况,HCU则直接把请求的模式发往MCU,当出现故障,则发送故障模式到MCU,并发出反向器和电机关闭的命令;若为正常工作模式,则HCU会发送速度请求到MCU,若有扭矩请求,则把进行扭矩的平滑化处理然后送往MC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7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