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夏枯草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1472.0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9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平;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6 | 分类号: | A61K36/536;A61P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阙如生 |
地址: | 21002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糖苷酶 抑制剂 夏枯草 提取物 及其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具体地说是涉及夏枯草提取物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该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目前全球糖尿病人数已逾1亿,预测2025年将突破3亿,主体为2型糖尿病(Asian-Pacific Type 2Diabetes Policy Group.Type 2 diabetes practical targets and treatments 2005,fourth edition6-7;25)。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从1979年的0.67%上升到1997年的3.6%,估计现已有糖尿病患者2000万以上,居世界第2位(丁学屏主编.《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第1版,1,52),其中2型糖尿病亦占到90%。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极为紧迫。
糖尿病前期即葡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其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葡萄糖耐量缺损(impairedglucose tolerance IGT)。而发展成糖尿病,几乎都要经过IGT阶段(Alice Y.Y.Cheng,George Fantus.Oral antihyperglycemic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mellitus CMAJ.2005;172(2):213-226.)。我国有近IGT 3000万人,(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83.)他们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8%~11%进展为2型糖尿病,其转化的危险性居世界前列。
对于IGT和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均表现为餐后高血糖,而餐后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远远超过空腹高血糖,(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83.)餐后高血糖的糖毒作用,不仅极易诱发大血管、微血管、周围神经等多组织的病变,引起各种并发症,(BellDS.Importance of postprandial glucose control.Southern med J2001;94(8):804-809.)还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总死亡率之间相关性大于空腹高血糖,所以降低餐后血糖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减少其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被亚太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制订的2005年第四版《2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一书中,仍然推荐为降餐后血糖的一线药物(Asian-Pacific Type 2 Diabetes Policy Group.Type 2diabetes practical targets and treatments 2005,fourth edition 6-7;2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小肠上皮细胞表面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迟和减少单糖在其上部的吸收,明显降低餐后高血糖(Coutinho M,GersteinHC,Wang Y,et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ucose and incidentcardiovascular events.A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published data from20 studies of 95,783 individuals followed for12.4 years.Diabetes Care1999;22(2):223-240.),来治疗葡萄糖耐量降低和2型糖尿病的(DECODE StudtyGroup.The European Diabetes Epidemiology Group.Glucose tolerance andcardiovascular mortality:comparison of fastiog and 2-hour diagnosticcriteria.Arch Intem Med.2001,161(3):397-4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