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紫外聚酯纤维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1368.1 | 申请日: | 2007-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曹健;徐锦龙;佐藤正幸;王国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62 | 分类号: | D01F6/62;D01F1/10;C08K7/00;C08L67/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311209***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聚酯纤维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抗紫外聚酯纤维,其特征是:聚酯纤维中含有抗紫外纳米粒子,抗紫外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1—30wt%,纤维的纤度为0.7-10dte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聚酯纤维,其特征是:抗紫外粒子为TiO2、ZnO、CeO2、SiO2、Al2O3、Fe2O3、CaCO3、PbO、高岭土、滑石粉、陶土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紫外聚酯纤维,其特征是: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紫外聚酯纤维,其特征是:粒子采用挤出机共混或共聚的方式加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紫外聚酯纤维,其特征是:纤维的强度为2.5-5dtex/cN,伸度为25-50%,沸水收缩率为3-10%,干收为6-15%,TR为5-20%,CR为20-40%。
6、一种抗紫外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把抗紫外纳米粒子通过挤出共混或共聚加入聚酯中制得抗紫外聚酯切片,再经纺丝卷绕得到初生纤维,将得到的初生纤维经过假捻或拉伸得到DTY或FD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3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民化公交车座椅
- 下一篇:电动汽车行走充电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