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扣式汽车用影像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0579.3 | 申请日: | 2007-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许玄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1/04 | 分类号: | B60R11/04;B60R16/02;G12B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扣式 汽车 影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汽车用影像系统,尤其是指可任意夹扣在车体的汽车影像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倒车辅助系统是倒车雷达,在车体尾端或四周装设有倒车雷达,当车辆与障碍物超过安全距离时,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示声,提醒驾驶者注意。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新出厂的汽车是将雷达升级为影像系统,若随车附赠的影像系统是直接装设在车体预定位置,如车体的前后保险杆处,若是汽车未设有此配备,而车主欲自行加装时,则须在车体欲安装处钻孔再进行装设摄影系统。
参照图9与图10,为现有汽车倒车摄影机固定座的示意图。现有的设计是在车体9预定位置穿设一孔901,再将设有摄影机902的中空本体903装设在车体9的孔901,其中为了使中空本体903与车体9可以完全气密防止雨水或尘埃渗入,而须在中空本体903上设有防水垫圈904。
所以现有的设计存在有以下缺失,现有的摄影机固定座无法随使用者需求而任意改变位置,且若改变摄影机位置,又会导致原本开设的孔因为摄影机被移除而使所述的孔外露,雨水尘埃将由此进入车体,又须将所述的孔遮蔽。现有的设计装设后即无法改变位置,并无法满足使用者随时变换摄影机位置的需求,同时拥有多辆汽车的使用者并无法一机多用,须每一辆汽车都配备有摄影机,而增加装设费用,并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因此,本发明设计人亟欲思考以可任意变换装设位置或装设在不同车辆的汽车用影像系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增加产品竞争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扣式汽车用影像系统,无须装设在固定位置而可依使用者需求任意改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夹扣式汽车用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主体,内部安装有一摄影机;一固定装置,结合在所述的主体上,所述的固定装置包含有一扣件与一结合件,所述的扣件可容易的夹扣在车体任意位置,所述的结合件设有一固定件而固定在主体上,所述的结合件设有两翼部,所述的两翼部则可贴设在车体上,且可随车体变形,其中所述的翼部上并形成有数个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夹扣式汽车用影像系统,是可依使用者需求而任意夹扣在车体任意处,安装与拆卸相当容易因此具有高机动性,当使用者拥有多辆汽车时,也仅需添购一个夹扣式汽车用影像系统,将其夹扣在所欲开乘的车辆即可,而无须每一辆汽车都装设影像系统,可节省一大笔费用,确实可满足使用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表所述的扣件伸缩的动作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表所述的扣件伸缩的动作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在车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在车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使用在车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使用在车辆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汽车倒车摄影机固定座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汽车倒车摄影机固定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9-车体;901-孔;902-摄影机;903-中空本体;904-防水垫圈;1-固定装置;10-底盖;11-凹槽;12-挡部;13-空间;14-穿孔;15-容孔;20-结合件;21-身部;22-翼部;23-固定孔;24-穿孔;25-勾部;26-固定柱;27-破槽;28-固定件;30-扣件;31-结合端;32-扣部;33-固定槽;34-凸部;35-挟持空间;36-固定件;40-双面胶;41-孔;2-主体;201-摄影机;202-勾孔;203-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发明夹扣式汽车用影像系统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本发明包含有一固定装置1与一主体2,其中所述的主体2安装有一摄影机201提供影像效果。所述的主体2内部设有两勾孔202,所述的主体2底部两侧的外缘分别凸设有一凸缘2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
- 下一篇:定期降解型泪液引流重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