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气冷式主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30448.5 | 申请日: | 2007-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7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丰田 |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B23Q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值 控制中心 加工 气冷 主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有效的带离内部热源能够确保加工精度及加工性能的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气冷式主轴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的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一种主轴装置的组合结构剖面示意图。现有的一种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主轴装置,包含一个心轴单元1、一个套设在该心轴单元1外部的壳体2、多数个设置在该心轴单元1与该壳体2之间的轴承3、一个设置在该心轴单元1与该壳体2之间的支撑单元4以及一个固设在该壳体2外部的固定件5。该壳体2具有一个内环面201、一个与该内环面201相背的外环面202及一个沿该轴线L螺旋延伸且环设在该外环面202的环槽203。所述的轴承3是两两呈一组地支撑该心轴单元1可转动地穿设在该壳体2中。该支撑单元4是沿轴线L抵止定位在两组轴承3间,并具有一个套设在该心轴单元1外部的内间隔件401及一个呈中空筒件且穿设在该内环面201上的外间隔件402,该外间隔件402与该内间隔件401呈间隔设置,且该内间隔件401是随该心轴单元1相对于该外间隔件402产生转动。该固定件5具有一个设置于内部的导气道501,该导气道501具有一个可导入流体的导入口501’及一个与该导入口501’相反设置且与该环槽203相连通的导出口501”。
当该主轴单元1高速运转时,利用冷空气由该导入口501’引入,且经由该导出口501”导入该环槽203中,就可带离该主轴单元1运转所产生的热能,进而可以提升加工的精准度。
虽然上述的主轴装置利用冷空气导入该环槽203中,而可达到冷却的效果,但是,就主轴装置的热源产生原因而言,轴承3内部的滚动元件301产生高速滚动是最大的发热因素,而上述现有的主轴装置虽然具有冷却结构设计,但是冷空气冷却的路径却无法有效地将轴承3产生的热能予以带离,以致于主轴装置内部的冷却效果差,仍有待改善。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主轴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气冷式主轴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主轴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气冷式主轴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主轴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主轴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带离内部热源以确保加工精度及加工性能的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气冷式主轴装置,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数值控制中心加工机的气冷式主轴装置,是供一支刀具的刀柄夹制定位,并包含一个心轴单元、一个套设在该心轴单元外部的壳体、多数个设置在该心轴单元与该壳体间的轴承、一个设置在该心轴单元与该壳体间的支撑单元及一个固设在该壳体外部的固定件。该心轴单元,是沿一条轴线延伸,且具有一个外周面;该壳体,是呈中空筒状,并具有一个相对于该外周面的内环面、一个与该内环面相背的外环面及一个沿该轴线螺旋延伸且环设在该外环面的第一环槽,该第一环槽具有一个第一始端及一个沿该轴线与该第一始端相反设置的第一终端;所述的轴承,是设置在该心轴单元的外周面与该壳体的内环面之间,且支撑该心轴单元轴设在该壳体中;该支撑单元,是沿轴线抵止定位在所述轴承间,并具有一个呈中空筒状且套设在该心轴单元的外周面上的内间隔件及一个呈中空筒件且穿设在该壳体的内环面上的外间隔件,该外间隔件与该内间隔件呈间隔设置,并具有一个相贴于该内环面的外壁面及一个沿该轴线螺旋延伸且环设在该外壁面的第二环槽,该第二环槽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终端的第二始端及一个沿该轴线与该第二始端相反设置的第二终端,该第二终端连通至该壳体的外部;该固定件,是使该第一环槽产生气密,并具有一个设置于内部的导气道,该导气道具有一个导入流体的导入口及一个与该导入口相反设置且与该第一环槽的第一始端相连通的导出口。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丰田,未经陈丰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