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温差发电板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0323.2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满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满煌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1L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应;吴兰柱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温差 电板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温差发电板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资源的消耗增加与环境的恶化,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如何有效的利用能源,成为极为重要的个课题,而现今的发电手段中,发电量大的方法,其二氧化碳产生的也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大,且使用上限制的也多,因此,此为了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发生,并开发新的能源来源,便有业者开发出新的发电方式,为一利用会产生废热的装置排热来发电用的热电组件,将原本在电流下会产生吸热或放热的效应,进而达到以电生热或制冷的现象的热电组件,转换为只要有排热,即可输出电,也就是将通电后能够冷却的热电组件,转换成有温度差即可发电的热电组件,其热电组件系以将p型热电组件(p型半热电导体)和n型热电组件(n型热电半导体)交替的串联连接之热电变换模块,主要在高温的环境下,才有较佳的发电效率。
现今一般的热电组件,几乎为半导体材质所构成,虽然热电模块具有固态优点,但也有诸多缺点,如普遍效率低(热电变换效率为7~8%)、易损坏且体积大,传统热电模块的大尺寸、分离式特性、与其发电时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正常运作(约250℃),而能在常温下运作的热电组件,其发电效率低下,且寿命有限,故障率与制造成本皆偏高,并且其使用的范围较小,难以大量设置使用,且故障后不能维修,亦不能回收再利用。
有鉴于此,如何提高发电效率与降低制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让尺寸多元化,而不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便能发电,并增加使用范围,且能回收再利用,便成为本发明欲改进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由数列不同材质金属或合金导线间的热电耦效应,利用温差进行发电的固态温差发电板及其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固态温差发电板(1),包括:一板形绝缘体(3);一发电装置(2),在一绝缘体(3)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置多列的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其多列的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两端设置在绝缘体(3)的两侧端并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生电点(2a) (2b)(22a)(22b);该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分别是以不同的金属或合金材质所制成;及
两根分别与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连接且将正、负电流导出的导电线(6a)(6b)。
根据上述的固态温差发电板(1),所述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分别是以下列其一的材质组合,对应选配而制成:铬镁与铝镁;镍铜与铁;铂铑与铂。
根据上述的固态温差发电板(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将前述多个生电点(22a)(22b)覆盖在内的导热体(4);及一除了生电点(22a)(22b)外而将前述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完全覆盖的绝热体(5);前述导热体(4)是由一将多个生电点(22a)(22b)包覆在内的绝缘层(41)、一将绝缘层(41)包覆在内的导热层(40)、一将导热层(40)与生电点(22a)(22b)之间空隙填满且能传导热能的导热胶(42)所组成。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固态温差发电板(1),包括:一板形绝缘体(3);一发电装置(2),是在绝缘体(3)的单面或两面设置多列且交错的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其多列的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两端设置在绝缘体(3)的两侧端并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生电点(2a)(2b);该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分别是以不同的金属或合金材质所制成,且经纳米或微米化处理;
至少两个将前述多个生电点(2a)(2b)覆盖在内的导热体(4);及一除了生电点(2a)(2b)外而将前述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完全覆盖的绝热体(5)。
根据上述的固态温差发电板(1),所述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分别是以下列其一的材质组合,对应选配而制成:铬镁与铝镁;镍铜与铁;铂铑与铂。
根据上述的固态温差发电板(1),第一导线(20)与第二导线(21)是由积层制程技术制造的金属薄膜。
根据上述的固态温差发电板(1),导热体(4)是含有金属颗粒的导热树脂。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实现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满煌,未经陈满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光杆盘根专用取装器
- 下一篇:一种育苗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