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禾草类纤维制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0191.3 | 申请日: | 200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涛;李洪法;宋明信;杨吉慧;孙利军;路敦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1/02 | 分类号: | D21C1/02;D21C1/06;D21C7/00;D21C3/22;D2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2528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禾草 纤维 工艺 | ||
1、一种禾草类纤维制浆工艺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禾草类纤维原料经浸渍液浸渍,经过浸渍的禾草类纤维原料中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60-70%,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12-20%,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0-27%,各含量均相对绝干原料而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禾草类纤维制浆工艺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浸渍处理采用的方式为:将浸渍液浸渍禾草类纤维原料,使液比达到1∶2.1-4.5,在常压下温度于85-120摄氏度保温和混合10-100分钟,其中在85-95摄氏度的条件保温和混合10-40分钟为好;进一步的,该预处理方法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渍液中碱的含量为25-35克/升,绝干原料量与浸渍液总液重量的比为1∶2.1-4.5;浸渍处理所用黑液浓度为20℃时,11-14°Be’黑液中SiO2含量小于2.1%,优选为20℃时,12-14°Be’,黑液中SiO2含量小于1.86%,固形物浓度14-20%,优选为16-20%。
3、一种禾草类纤维制浆工艺的一次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禾草类纤维原料蒸煮后,纤维中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60-75%,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7-11%,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2-27%,优选为,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65-75%,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8-10%,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2-24%;均相对绝干原料而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禾草类纤维的制浆工艺的一次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向蒸煮器内通入水蒸汽,使蒸汽的压力为0.3-0.5Mpa后,中间小放气一次,加热时间为30-80分钟,温度为140-150℃,保温10-40分钟,然后进行抽、排液;进一步的,该一次蒸煮方法特征在于,在一次蒸煮前,先进行预处理,经过浸渍的禾草类纤维原料中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60-70%,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12-20%,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0-27%,均相对绝干原料而言。
5、一种禾草类纤维制浆工艺的二次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蒸煮后所得浆的成分为: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70-80%,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0.5-2.0%,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1-26%,均相对绝干原料而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禾草类纤维的制浆工艺的二次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二次蒸煮前,先进行一次蒸煮,蒸煮后纤维中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60-75%,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8-10%,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2-27%,均相对绝干原料而言;进一步的,该二次蒸煮方法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经过浸渍的禾草类纤维原料中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60-70%,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12-20%,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0-27%,均对绝干原料而言;更进一步的,该二次蒸煮方法特征在于,将禾草类纤维与蒸煮液混合,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蒸气压力升为0.5-0.75Mpa,温度在155-165℃,蒸煮时间40-80分钟,保温20-60分钟,从蒸煮器即可排出纸浆液。
7、一种禾草类纤维的制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禾草类纤维先进行预处理,再经过一次蒸煮、二次蒸煮而成,经过浸渍的禾草类纤维原料中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60-70%,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12-20%,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0-27%,均对绝干原料而言;一次蒸煮后,纤维中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60-75%,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8-10%,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2-27%,均对绝干原料而言;二次蒸煮后所得浆的成分为:综纤维素重量百分含量为70-80%,总木素重量百分含量为0.5-2.0%,聚戊糖重量百分含量为21-26%,均对绝干原料而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1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