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温板及其毛细结构以及二者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0035.7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4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贸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H05K7/20;H01L23/34;B2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方挺;沈锦华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温板 及其 结构 以及 二者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片,开设有多组成对的[]形沟槽,每一组所述沟槽所围绕的板面区间形成向一侧凹入的片体,所述片体被扭转而与所述板片垂直;
多个多孔体,成柱状,固定于每一所述片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的沟槽呈{}形,且所述沟槽内的片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尖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成半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为圆柱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形片体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沟槽的短边。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为烧结金属粉末。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上所开设的多组沟槽以矩阵形态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沟槽的设置密度为每10mm×10mm的板片面积内设置一至四组所述沟槽。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的至少一侧布设有多孔层。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锥凸出于多孔体的端面。
11.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结构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以一壳体封合所述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布设有多孔层,而所述多孔体的高度介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距与所述多孔层间距之间,使所述片体及多孔体与所述壳体的多孔层紧密接触。
1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细结构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以一壳体封合所述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布设有多孔层,而所述多孔体的高度介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距与所述多孔层间距之间,使所述片体的所述尖锥受所述壳体的压迫而溃缩,而所述多孔体则与所述壳体的多孔层紧密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成半圆柱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为圆柱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形片体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沟槽的短边。
16.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为烧结金属粉末。
17.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上所开设的多组沟槽以矩阵形态排列。
18.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沟槽的设置密度为每10mm×10mm的板片面积内设置一至四组沟槽。
19.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的至少一侧布设有多孔层。
20.一种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金属板片;
在所述金属板片上开设多组[]形沟槽;
在每一组沟槽所围绕的板面区间内向一侧冲压成半圆柱形片体;
在所述片体内固定多孔体;
扭转所述多孔体及片体使其与板片成垂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毛细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的沟槽呈{}形。
2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20或21制成的毛细结构的均温板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均温板的壳体;
在壳体的内壁布设多孔层;
将前述制作完成的毛细结构封合于所述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贸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贸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0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