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9624.3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小久保义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在诸如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之类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记录介质的尺寸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包括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在内的各种图像形成设备各自都具有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具有用于传送潜像的潜像承载体,以及通过向潜像承载体提供显影剂以生成作为显影剂图像的可见潜像的显影装置。此外,图像形成设备具有转印部,转印部用于将由显影装置显影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按照预定方向传送的记录材料上。此外,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定影装置,定影装置在预定的定影处理条件下,对转印部转印了显影剂图像的记录材料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通常,在这种图像形成设备中,作为用作检测记录材料前沿和后沿的方式,通过光学传感器和致动器(例如,标志件(flag))的组合作为用于检测记录材料前沿和后沿的单元来得到记录材料的尺寸并检测记录材料的有无。
然而,为了将传输速度提高到更高的速度并因此缩短第一次打印输出时间,存在一种用于尽可能缩短传输间隔(记录材料之间的距离)的传送记录材料的装置。在这种设备中,可以想像,由光学传感器和致动器二者的组合来检测记录材料的前沿,并且由用于辨别记录介质的传感器和面向用于辨别记录介质的传感器隔着记录介质而设置的LED(发光二极管)二者的组合来检测记录材料的后沿,其中该用于辨别记录介质的传感器接收穿过记录材料的透射光。
在检测记录介质后沿时,当记录材料的传输速度变快时,在记录介质后沿超出标志件之后,标志件发生轻微摆动,直到标志件恢复到初始位置为止。因此,由于传输速度变得更快,故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来建立对后沿的检测。
因此,如果在用于辨别记录介质的传感器接收到来自设置在对面位置的LED的光的时刻,利用该传感器检测到记录材料的后沿,那么与利用标志件等情况相比,这种方法进行检测所耗费的时间更短。
涉及上述传统技术的技术内容已被公开。例如,日本特开平8-137340号描述了一种作为用于检测记录材料前沿的传感器的结构,该结构使用了传输元件和用于检测传输元件工作状态的光学传感器,其中当记录材料的前沿紧靠传输元件时传输元件工作。该文献还进一步描述了通过传输元件的工作,检测到记录材料前沿,并由光学传感器根据记录材料是否透射光来检测记录材料是否是透明的。
然而,在通过透射光量来检测记录材料后沿的情况下,可以设想:由于发射透射光的LED的故障或老化、由于辨别传感器的故障、或者由于附着在透射光光路上的调色剂、灰尘等等,在检测记录材料后沿过程中的检测精度可能会降低。此外,作为其结果,还存在无法检测记录材料的尺寸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鉴于这个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装置发生故障的图像形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输送单元,用于输送所述记录材料;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有无;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类型;以及尺寸测量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前沿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后沿来测量所述记录材料的尺寸,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输出,所述尺寸测量单元通过仅使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前沿和后沿来测量所述记录材料的尺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输送单元,用于输送所述记录材料;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有无;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类型,以及尺寸测量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正输送的所述记录材料的前沿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后沿来测量所述记录材料的尺寸;其特征在于,取决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记录材料的类型,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决定采取以下哪种方法来测量所述记录材料的尺寸:仅使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的前沿和后沿,或者使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来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前沿和后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9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