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环保型智能化蓄能空调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9346.1 | 申请日: | 200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傅本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本戎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110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智能化 蓄能 空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智能化蓄能空调,特别是包含了深度蓄能技术和蓄能缓释技术的单体式(立式)和分体式(壁挂)的蓄能空调。
技术背景
蓄能空调即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同时也是空调负荷很低的时间)制冷机开机并由蓄能设备将其能量储存起来,待白天电网高峰用电时间(同时也是空调负荷高峰时间),再冷能量释放出来,满足高峰空调负荷的需要或生产工艺用冷的需求。
目前国内外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中主要采用水蓄冷或冰蓄冷的方式,达到了一定的节能效果,但蓄能系统庞大且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类空调的大规模普及应用,而在家用中小型空调领域尚未见蓄能型产品的出现,仍延袭室外机加室内的传统机型,虽采取了一定的节能技术但仍未解决高峰电力负荷过重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节能环保型蓄能空调技术,它不但能制冷和蓄冷而且能制热和蓄热。本发明的实施不但使空调在生产过程中能节约大量的工业耗材而且还在其应用过程中节约大量电能,也就是说它将大大降低空调的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所以,本发明的蓄能空调将是现有空调的换代产品。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方法是:取消现有空调机中的室外机,以立式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原型,其所有组件都设置在同一壳体内,结构简单紧凑,并能实现分体供冷(热),其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解,其蓄能系统耗能很小,当它在夜间进行蓄能时,其节能效果极其显著。该机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控制;送风系统充分发挥了空气动力学原理作用,使制冷(热)迅速均匀。本发明蓄能空调得以实现是充分利用了本发明中的“深度蓄能技术”和“蓄能缓释技术”。
这里所说的蓄能是指在同一蓄能空调中,实现的蓄冷或蓄热并可以相互转换的功能状态。
这里所说的深度蓄能技术是指:通过制冷制热单元将液态蓄能媒质的温度降低到-18℃或+80℃上,并能保持这一温度的智能化控制技术。
这里所说的蓄能缓释技术是指通过调节蓄能能量转换媒质的流量及送风的速度、角度来实现用户所选择的舒适性温度的智能化控制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压缩机(1),冷凝器(4)及加热控制单元(3)设置在壳体(20)的底部,其上方是保温箱(7),蒸发盘管(6)设置在保温箱(7)的内侧,加热器(2)及能量转换盘管(9)设置在保温箱内的蓄能媒质(8)中,在能量转换盘管(9)内是能量转换媒质(10),它们通过上方的循环泵(12)与蒸发器(15)相连接并形成回路,在蒸发器(15)的后方是送风风扇(13)及引风道(11),引风道(11)内设置有除尘网(5),引风道开口(21)设置在壳体(20)的下方,在蒸发器(15)的下方保温箱(7)的上方设置有循环泵(12)、空气净化器(19)及加湿器(18)和主控单元(17),蒸发器(15)的前方出风口内设置的是导风板(14)。
下面以蓄冷为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
接通电源后,压缩机(1)冷凝器(4)开始工作制冷,蒸发器盘管(6)将冷量带入到保温箱(7)内,使冷量储存在蓄能媒质(8)内,当蓄能媒质(8)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压缩机(1)冷凝器(4)停机,蓄能过程结束,在室内温度高于空调机所设定的舒适温度时,循环泵(12)送风风扇(13)同时工作,循环泵(12)将能量转换盘管(9)中的低温能量转换媒质(10),送到蒸发器(15)中,这时送风风扇(13)把从引风道口(21)进入到引风道(11)并经过除尘网(5)过滤后的空气与空气净化器(19)所产生的负离子混合后吹入蒸发器(15),空气获冷并通过导风板(14)被送到室内,如此循环。当蓄能箱(7)内的温度高于设的最低温度时,压缩机(1)开始工作,对蓄能媒质(8)进行施加冷量,而后停机。当送风风扇(13)通过蒸发器(15)送出的冷风的温度过低时,循环泵(12)送风风扇(13)同时降低转速,使能量转换媒质(10)的流量减小,从而使蒸发器(15)的温度升高,也就是使送出的冷风温度有所提高;当送出的冷风的温度高过设定温度时,循环泵(12)送风风扇(13)同时提高转速,使能量转换媒质(10)的流量加大,从而使蒸发器(15)的温度下降,也就是使送出的冷风温度有所降低。
蓄热及供热原理与蓄冷供冷原量相同,只是在供热时加湿器(18)工作,使水蒸气从加湿器导口(16)喷出,增加室内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蓄能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风道示意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本戎,未经傅本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9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