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舵角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9071.1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大隅保久;日下部正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B62D15/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旋转连接器构成单元并组装到汽车转向装置的舵角传感器,尤其是涉及到,舵角传感器和旋转连接器构成单元之前在基准位置上固定舵角传感器的旋转体的制动器机构。
背景技术
舵角传感器大体上具有:中空箱形状的壳体;可旋转地被该壳体支持的旋转体;设置在该旋转体外周面上的编码板;以及与该编码板对向配置的光遮断器等检测元件,当旋转体和编码板成为一体相对于壳体一旋转,就会由检测元件输出该旋转信息。具有上述大体结构的舵角传感器,以壳体固定在转向轴侧而旋转体与方向盘侧连结的状态被组装到汽车转向装置上,用作以中立位置为基准向正反两个方向多次旋转的方向盘的旋转信息检测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舵角传感器因有必要检测出超过一圈的方向盘旋转角,所以也可以检测到成为旋转方向基准位置的绝对角,从而有必要使相关的基准位置(绝对角为0度)与方向盘的中立位置吻合的状态下组装到转向装置。
现在已知的制动器机构为,在转向装置上组装舵角传感器之前先使用固定销在基准位置上固定并限制旋转体,然后待组装完毕再拔出固定销来解除对旋转体的限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备上述制动器机构的舵角传感器,分别在壳体的顶板、底板以及编码板上形成贯穿孔,而且在壳体的一个贯穿孔周围还粘合以橡胶等制造的销套(Pin holder),并且,在舵角传感器的最终装配工序中固定销穿通各个贯穿孔并被固定在销套上,使编码板和旋转体相对于壳体维持到绝对角为0度的基准位置。
而且,这种舵角传感器与作为气囊系统等的电连接机构的旋转连接器并用的情况较多,现在已知的技术有,将这些旋转连接器和舵角传感器事先装配成以上下两层层叠并成为一体的单元,然后以这种单元的状态组装到转向装置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以往技术中,旋转连接器的转子部件和舵角传感器的旋转体里的任意一方上设置卡合凸起而在另一方设置卡合槽,并且组合旋转连接器和舵角传感器构成一个单元时,接合转子部件和旋转体的两个端面使卡合凸起嵌入卡合槽,使转子部件和旋转体在同轴上得到连结,而且还在作为旋转连接器的构成部件的定子部件上用螺钉等来固定作为舵角传感器的构成部件的壳体。因而,如果在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单元上适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动器机构,那么,舵角传感器和旋转连接器形成单元之前,就可以通过固定销将舵角传感器的旋转体固定在基准位置上,并且待组装完毕再拔掉固定销就能够解除固定销对旋转体的限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6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35221号公报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附带制动器机构的舵角传感器中,因为将固定销插入固定在壳体的一个面上的销套,使该固定销穿通配置在壳体内的编码板的贯穿孔并突出到壳体的另一面侧,所以出现了在壳体和编码板的各个贯穿孔中插入固定销的作业很难的问题,而且,因为有必要在编码板的预定位置上穿设贯穿孔,所以还出现了编码图形的排列空间受到很大限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了可以简单地进行装卸作业的制动器机构的舵角传感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舵角传感器,具备:旋转体,具有贯穿孔;编码板,被设置在上述旋转体的外周面;壳体,内包该编码板,并可旋转地支持上述旋转体;以及制动器部件,从上述旋转体上可以装卸;上述壳体在旋转连接器的定子部件的下侧层叠并成为一体,由此使上述旋转连接器的转子部件和上述旋转体同轴连结在一起;在上述制动器部件上形成:限制部,在上述壳体的底面侧沿旋转方向限制上述旋转体和上述壳体;固定部,从上述贯穿孔的一个开口端向上述壳体的顶面侧被插入;安装部,将该固定部安装在上述旋转体上;以及驱动承受部,从上述固定部向上述壳体的顶面外突出,在上述定子部件的下侧层叠上述壳体并使其成为一体时,使上述驱动承受部抵接在上述转子部件的一部分上并受到推压,由此使上述安装部和上述旋转体的安装状态得到解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9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