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及其外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8693.2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2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简汉镔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基才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兴华***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及其 外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现有电池模块主要包括一第一壳体10’、一第二壳体20’和一电池芯30’(battery cell)。其中,电池芯30’被包覆于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之间。组装时,可通过两个锁固件S分别穿过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以使得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稳固结合。
一般而言,前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虽可以通过锁固件S电性连接形成一电磁屏蔽结构,以防止电池模块因产生静电放电(Electro Static Discharge,ESD)所导致的电磁干扰,但是锁固件S却也容易在组装时碰触到电池芯30’而导致电池芯30’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安全安装的电池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电池芯、一间隔件以及一黏接剂。其中,电池芯为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包覆。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二壳体具有一对应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间隔件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之间,借以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一间隙。黏接剂设置于间隙内,借以稳固地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和优点明显易懂,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所示为一现有电池模块的剖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电池模块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3所示为形成于图2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之间的一间隙的剖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间隔件的接触面与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相抵接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一可挠性导体电性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的示意图。
其中:
第一壳体 10’,10 第二壳体 20’,20
电池芯 30’,30 第一侧壁 11
第一表面 111 第二侧壁 21
第二表面 211 间隔件 40
接触面 41 可挠性导体 C
间隙 G 锁固件 S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可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主要包括一第一壳体10、一第二壳体20以及一电池芯30。其中,电池芯30被包覆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
如图2、3所示,第一壳体10设有一个第一侧壁11,第一侧壁11具有一第一表面111。第二壳体20设有一个和第一侧壁11相对应的第二侧壁21,第二侧壁21具有一个和第一表面111相对应的第二表面211。第二壳体20上设有若干个间隔件40,间隔件40凸出于第二表面211。
请参阅图3,组装时,间隔件40与第一表面111相抵接,进而可在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211之间形成一间隙G。如此,可通过在间隙G内设置一黏接剂,使得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稳固结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40与第二壳体20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作,其中间隔件40具有一球状表面,并以点接触方式抵接第一表面111。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间隔件40可以与第一壳体10一体成型,并凸出于第一表面111进而和第二表面211相抵接。此外,间隔件40还可为独立设置,且抵接于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之间,借以在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211之间形成一间隙G。
请参阅图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间隔件40凸出于第二表面211且具有一接触面41,接触面41以面接触方式和第一表面111相互抵接。例如,接触面41可为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对称的几何形状,借以提升并强化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之间的结合强度和稳定性。
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静电放电(ESD),电池模块还可以进一步设有一可挠性导体C,可挠性导体C与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电性接触。不同于图1所示的锁固件S,本实施方式所采用的可挠性导体C可为一金属弹片,可使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相互电性连接,借以有效防止静电放电(ESD)。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及其外壳结构,利用间隔件40可于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之间形成一间隙G(图3所示)。通过在间隙G内设置黏接剂,可使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稳固结合。相对于图1所示的传统锁固件S,本发明不仅组装容易,而且还可以避免电池芯30在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8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铝铬陶瓷粉体的常压合成方法
- 下一篇:防皲保健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