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用开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8237.8 | 申请日: | 2007-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贤治;西泽良则;梶山裕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2B1/04 | 分类号: | H02B1/04;H02B1/20;H01H33/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开闭 装置 | ||
1.一种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别在配电盘箱体内的正面侧区划形成机器室、背面侧区划形成主母线室,在所述机器室内上下方向配置由遮断器、设置在该遮断器负载侧的变流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遮断器电源侧的零相变流器组成的机器单元,在所述主母线室内,配置有:在所述箱体宽度方向配置并固体绝缘的主母线;与该主母线联结且与所述机器单元一侧分别连接并固体绝缘的联络母线;和与所述机器单元另一侧分别连接并固定绝缘的引出母线。
2.一种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别在配电盘箱体内的正面侧区划形成机器室、在该机器室的背面侧区划形成主母线室,进而在所述主母线室的背面侧区划形成电缆室,在所述机器室内,在上下方向配置由遮断器、设置在该遮断器负载侧的变流器以及设置在遮断器电源侧的零相变流器组成的机器单元,在所述主母线室内,配置:在所述箱体宽度方向配置并固体绝缘的主母线;与该主母线联结且与所述机器单元一侧分别连接并固体绝缘的联络母线;和一端分别被连接在所述机器单元另一侧、另一端向所述电缆室导出并固定绝缘的引出母线,在所述电缆室内配置有经由电缆头与所述引出母线另一端连接并固体绝缘的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单元在所述遮断器电源侧还具有断路部。
4.一种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别在配电盘箱体内的正面侧区划形成机器室、背面侧区划形成主母线室,在所述机器室内,在上下方向配置:由遮断器、设置在该遮断器负载侧的变流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遮断器电源侧的零相变流器和断路部组成的机器单元;和具有计量仪器用变压器以及断路部的计量仪器用变压器单元;在所述主母线室内,配置有:在所述箱体宽度方向配置并固体绝缘的主母线;与该主母线联结且与所述机器单元一侧和所述计量仪器用变压器单元连接并固体绝缘的联络母线;和与所述机器单元另一侧连接并固定绝缘的引出母线。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4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母线、所述联络母线以及所述引出母线或者电缆的表面覆盖接地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单元,可通过空气绝缘套管与所述主母线接离,且在所述箱体正面侧引出并可收容在所述箱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4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正面侧的门上安装有保护控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4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流器是可与多个额定电流对应的多变比型。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4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单元或者计量仪器用变压器单元中的开闭操作机构是由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组成的电磁操作器,在该电磁操作器的滑动部中采用了固体绝缘轴承。
10.一种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并列设置以下盘来进行配电盘配置:在箱体内在上下方向配置了由遮断器、设置在该遮断器负载侧的变流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遮断器电源侧的零相变流器组成的2个机器单元的第1盘;在箱体内在上下方向配置了由遮断器、设置在该遮断器负载侧的变流器以及设置在遮断器电源侧的零相变流器组成的机器单元和具有计量仪器用变压器的计量仪器用变压器单元的第2盘;和在上下配置了具有计量仪器用变压器以及避雷器的计量仪器用变压器单元和具有断路器的断路器单元的第3盘;通过在所述箱体宽度方向配置并固体绝缘的主母线、与该主母线联结且与所述各单元机器一侧分别连接并固体绝缘的联络母线、和与所述各单元另一侧连接并固定绝缘的引出母线来连接这些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盘的断路器是真空断路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2、4或者10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断器是真空遮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82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内联上下文查询的搜索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新的苯并噻唑磺酰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