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8089.X | 申请日: | 2007-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延;蔡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俊延;蔡德昌 |
| 主分类号: | C25C3/34 | 分类号: | C25C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市自***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量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铝-锂化合物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铝-锂(AlLi)化合物在制备上有一定的难度,其制成的合金成分不易控制,因此目前其应用尚不普遍。过去的铁-锂(FeLi)化合物、铜-锂(CuLi)化合物等制备方法,一般都是在真空或具保护气体环境的反应室内进行球磨法制备,强迫金属粉末与锂粒混合在一起,其工艺不但耗时更耗能源。此外,由于铝粉及锂粒都具备高活性,以上述方法制备铝-锂化合物极具困难度,可行性低。
目前一般是将纯锂在真空环境下加入铝熔液制备铝-锂化合物,然而锂金属的活性强,周围的微量湿气皆可能造成锂的瞬间气化,使得熔炼过程不仅困难且危险性高。
此外,由于纯锂活性大,在运送、储存的过程中极为危险,因此纯锂的价格高低取决于运送的方式,对于不生产锂矿而需进口的地区来说,其为无法降低成本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传统铝-锂化合物制备方法的危险性高、原料运送及储存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提供一电解槽,其阴极为铝材,电解槽装有一电解液,电解液包含氯化锂、氯化钾及氯化钙。其中,氯化锂提供锂来源,而氯化钾主要作为助熔剂,借以降低电解液温度,并增加电解液流动性。
在大气环境下,施加电流密度为每单位阴极面积0.08~0.1安培的电流于380~550℃的电解液中,进行一电解扩散反应。在高温下,电解液中所含的锂原子可还原于阴极的铝表面,并扩散入阴极的铝材内部,形成铝-锂化合物。
铝阴极表面及次表面的锂含量随着时间而增加,当锂含量到达约50wt%(Al-50wt.%Li)时(以电解液温度为500℃为例),铝-锂化合物为液态。利用铝-锂液态金属的密度低于熔融的电解液密度,铝-锂液态金属会浮在电解液的液面上,将此铝-锂液态金属捞出,使用模具或直接凝固后即可得到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
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的方法,以铝作为电化学反应的阴极,在含锂的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反应,使锂原子还原并沉积于阴极材料上,随着锂含量增加,可形成铝-锂液态金属,凝固后即可得到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为一种安全且简便的制备方法,由于使用的原料为氯化锂,具有稳定的化学活性可方便运输、储存,更可降低铝-锂化合物的生产成本,增加其应用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制备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解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铝-锂金属的相图。
其中,附图标记:
200:电解槽 210:外槽体
211:顶盖 220:内层
221:支撑板 230:容器
241:电解液 242:阳极
243:阳极 244:阴极支撑架
250:加热器 260: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制备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的步骤流程图。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的步骤包含提供一电解槽及一电解液,将电解液的温度维持在约380℃~550℃以上的高温,施加一电流于电解液,电流密度为每单位阴极面积(cm2)流通0.08~0.1安培,进行电解扩散反应,使电解液的锂离子还原于阴极而形成锂原子,该锂原子扩散入阴极铝材内,当锂含量越来越高而形成锂-铝金属液体浮于电解液的液面上,捞出该锂-铝金属液体,凝固后形成铝-锂化合物。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电解槽包含一阴极及一阳极,阴极的材料为铝,用以使锂原子还原于其上并形成铝-锂化合物。
参考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解槽结构示意图。电解槽200包含一外槽体210及一内层220,内层220为高温隔热材质,例如氧化铝;外槽体210上方具有一顶盖211,顶盖211为可动式。电解槽200中具有一支撑板221,置于内层220内的底部,一容器230设于支撑板221上。容器230可为钢制,容器230中盛装有上述的电解液2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俊延;蔡德昌,未经汪俊延;蔡德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8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