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防焦网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7771.7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韦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华军 |
主分类号: | A47J36/18 | 分类号: | A47J36/18;A47G19/00;A47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7400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防焦网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防焦设计制造,其不但能应用于锅具领域,而且还能应用于盘具(指的是能用来煮、炸、热食物的盘具)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各种锅具无论把它使用在火炉上,还是在电磁炉上去煮、炸、热食物(如饺子、汤圆、面条、鱼、五花肉)时,一旦不及时搅翻或舀出,食物就会迅速粘底,甚至受焦。轻则影响食物的食味,重则把食物全部焦坏,不能食用,白白浪费,令人可惜。由此可见,现有的各种锅具的底部存在焦物隐患问题,让人防不胜防,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食物在现有的各种锅具的底部里容易受焦的隐患问题,本发明则提供一种使用在现有的各种锅具的底部里能够具有防止食物受焦的金属防焦网。其不但能应用于锅具的底部里,而且还能应用于盘具的底部里。为便于人们识别应用,其具体名称是:设计用于锅具的,称为“锅底金属防焦网,简称‘锅底防焦网’”;设计用于盘具的,称为“盘底金属防焦网,简称‘盘底防焦网’”。
本发明达到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其所需材料是不锈钢或铝合金。
2、其整体构造是由上体和下体两个部分联体而成,上体是开着许多间隔有序(无序有影响体固和传热的弊端)通孔的锅底形或盘底形板面,其目的不但起着隔离食物作用,而且还能使水或油顺畅经过,以便传热;下体是支撑上体平衡的“丁”鼎脚,其功能既是为了隔离上体,又是为了使上体与锅具的底部之间有一定距离空间容水或油传热。此空间不宜过大,水或油通畅即可,否则会占用锅具的容积,因此,在设置“丁”鼎脚时,其高度不宜过高。
3、上体板面所取的形状、规格是以现有的各种锅具或盘具的底部形状、规格来确定的,是大则大,是小则小,是圆底形则圆底形,是平底圆形则平底圆形,是凸底圆形则凸底圆形,以此类推。
4、由于上体板面所取的形状、规格是多种多样、大小不一,因此,上体板面要开的间隔有序通孔的种类、样式、规格也是多种多样、大小不一。其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间隔纯开正方形孔或长方形孔或圆形孔或椭圆形孔或S形孔或弧形孔或棱形孔或其它形孔,又可以按一定的比例间隔混开几种形孔。至于要选开那一种类那一样式的形孔,以及形孔的规格和间距,要以合乎面况、物不塞孔、物不落孔、水油通畅、传热均匀、不碍体固和标致雅观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决定的。一般孔口宽度取2~10mm为宜、孔口长度(弧度)和上下左右孔间距(弧度)取2~50mm(18°~30°,这是从上体板面中心向外开的弧度)为宜。
5、上体板面所需的厚度也要根据上体板面的宽况、硬性强度和承物重量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决定的,一般而言,面宽和承物重则取厚,反之则取薄;硬性强则取薄,反之则取厚。其一般取0.5~1.5mm为宜。
6、下体的支撑平衡鼎脚要对称设在上体背面的无孔处,其形状规格可为圆柱形(上、下底直径取2~3mm为宜)或半球形(直径取3~4mm为宜)或矩形(上、下底取2~3mm为宜,长度要根据需要而定)或其它形;其数量设置2~3个以上;其高度取1~2mm为宜。
附图说明
为便于具体实施本发明,下面从现有的各种锅具里任选一种型号锅具来设计本发明的形状作范例。
图1是设计用于广东产的乐邦牌28cm电磁炉锅的金属防焦网上体板面无孔形状图。因此锅的锅底形状是凸底圆形的,故其金属防焦网的上体板面形状则是凸底圆形。这上体板面自下而上分为底环面、锥环面和上圆面等三个层面,经测该上体板面的半径是95mm,其中底环面占23.5mm,锥环面占4mm,上圆面占67.5mm。
图2是设计用于广东产的乐邦牌28cm电磁炉锅的金属防焦网上体板面选开间隔有序的弧形孔顺开形状图。
图3是设计用于广东产的乐邦牌28cm电磁炉锅的金属防焦网上体板面选开间隔有序的弧形孔错开形状图。
图2、图3这两种样式的开法是:根据该上体板面的形状和各个层面的宽况,先确定合乎该上体板面所需的厚度(取0.5mm),再确定合乎底环面至上圆面中心的孔口宽度(取4mm)和上下孔间距(取4mm),其次确定合乎该上体板面四周的孔口弧度(取18°)和左右孔间距弧度(取18°),然后,从上圆面中心半径15.5mm处开始向底环面离边沿3.5mm处依照所定规格开满弧形孔环绕四周。
图4是选用圆柱形“丁”鼎脚形状图。其上下底直径取2mm、高度取1mm。
图5是设置于图2、图3背面的下体支撑平衡“丁”鼎脚位置图。其设置的具体位置:在上圆面中心点设置一个,其余在底环面离边沿13.5mm处的所有左右孔间距弧度中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华军,未经韦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面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妇科手术抓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