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阻尼振动的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7496.9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J·林;C·丁;X·刘;M·丁;K·奥;C·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F16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振动 减震器 | ||
背景技术
电子便携装置通常包括需要使用高容量数据存储系统的某些功能。随着对电 子便携装置的需求增加,对高容量、小尺寸以及低成本数据存储系统的需求同样也 增加了。与固态数据存储装置不同,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提供更高的存储容量。然 而,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更容易由于振动或冲击源而发生故障。例如,移动电话中 的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容易受来自移动电话铃声、振动器和意外摔落时的振动的影 响。这些不同类振动可通过导致数据头的位置误差而影响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的跟 踪性能。
通常,电子便携装置中的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安装有由诸如橡胶的材料制成 的、用于保护该装置使之不受诸如铃声、振动器和意外摔落的振动源影响的减震器。 然而,通常减震器未针对振动阻尼优化。为了有效,减震器需要是刚性的以缓冲从 较高处摔落后的冲击。结果,通常减震器过于刚性而不能有效地阻尼振动,因为振 动阻尼器需要较软才能有效。因此,需要制作对减震和振动阻尼优化的减震器。
发明内容
提供了也包括振动阻尼的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部分地围绕电子装置外壳的 至少一个减震框部件。该减震器还包括从至少一个减震框部件突出的至少两个凸 起。每个凸起从凹入至少一个减震框部件的凹面延伸超过该至少一个减震框部件。 该至少两个凸起可从减震框部件的内表面、减震框部件的外表面或两者突出。
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这些和各种其它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本发 明内容并不旨在识别要求权利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实质特征,也不旨在用作对确定要 求权利主题的范围的辅助手段。该要求权利主题并不限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任 意或所有缺点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的主机装置的简化框图。
图2示出在从图1所示的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的伺服控制器向音圈马达施加 时位置误差信号的曲线图。
图3是移动电话中振动器被激活时的位置误差信号的曲线图。
图4示出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地围绕数据存储装置外壳的减震器的立体图。
图5示出图4所示减震器的第一框架部件的详细立体图。
图6示出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地围绕数据存储装置外壳的减震器的立体图。
图7示出图6所示减震器的框架部件的一部分的详细立体图。
图8示出图4和5的第一框架部件或者图6和7的单个框架部件的一部分的 截面图。
图9示出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地围绕数据存储装置外壳的减震器的立体图。
图10示出图9所示减震器的第一框架部件的详细立体图。
图11示出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地围绕数据存储装置外壳的减震器的立体图。
图12示出图11所示减震器的框架部件的一部分的详细立体图。
图13示出图9和10的第一框架部件或图11和12的单个框架部件的一部分 的截面图。
图14示出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地围绕数据存储装置外壳的减震器的截面图。
图15示出部分地围绕数据存储装置外壳的减震器的立体图。
图16示出图15所示减震器的框架部件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7示出描述图4-16所示实施方式的振动模型的简化框图。
图18示出通过使用如图4-16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减震器,在移动电话中振动器 被激活时从伺服控制器向音圈马达施加的位置误差信号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结合了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102的主机装置100的简化框图。主机装 置100是诸如移动电话、数字音乐播放器、个人数据助理(PDA)等的电子便携装 置。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102包括容纳处理电路106的外壳103。可旋转数据存储 装置102的各种操作由处理电路106通过使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控制。可旋 转数据存储装置102也包括产生施加到音圈马达(VCM)110的控制信号的伺服控 制器108。处理电路106指示伺服控制器108将滑橇112向介质或盘114的期望轨 道移动。虽然可旋转数据存储装置102示出单个滑橇112和单个盘114,但是应该 理解,数据存储装置102可包括多个滑橇和多个盘。伺服控制器108也对伺服数据 作出响应,诸如记录在介质或盘114上并嵌入到数据轨道中所包括的伺服区域或楔 中的伺服位组信息。介质或盘114可通过主轴马达118围绕中心轴116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希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