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7372.0 | 申请日: | 200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7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崎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63;G02F1/1335;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制造 方法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光学元件,其由聚合性液晶单体经混合取向而得到,其中,
含有相对于被取向处理的面保持一定角度取向的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以及相对于被取向处理的面混合取向的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并且,
相位差的视角依赖性由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与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的含量比来控制。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
具有使用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而构成的在取向膜上的第1层、以及使用上述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而构成的第2层,
相位差的视角依赖性通过上述第1层和第2层合计的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与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的含量比来控制,其中第1层形成在取向膜上,和第2层形成在第1层上。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和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的含量比通过上述第1层膜厚与上述第2层膜厚来调整。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上述第2层中含有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为下述结构式(1)所示的化合物,
[化1]
结构式(1)。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与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和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一起,还含有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将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和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混合,并且,相位差的视角依赖性由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和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的混合比来控制。
8.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聚合性液晶单体溶解在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涂布在被取向处理的面上并成膜,以使上述聚合性液晶单体在上述被取向处理的面上混合取向的状态进行3维交联,其中,
作为上述聚合性液晶单体,使用相对于被取向处理的面保持一定角度取向的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以及相对于被取向处理的面混合取向的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同时,相位差的视角依赖性由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与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的含量比来控制。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溶解在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涂布在上述被取向处理的面上并成膜,以使该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在上述被取向处理的面上取向的状态进行3维交联,形成第1层;
将上述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溶解在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涂布在上述第1层上并成膜,以上述第1层为取向膜,以使该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混合取向的状态进行3维交联,形成第2层。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和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溶解在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涂布在上述被取向处理的面上并成膜,以使该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与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在上述被取向处理的面上取向的状态进行3维交联。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组合了液晶盒以及聚合性液晶单体混合取向而得到的相位差层,所述液晶盒是将液晶层夹在一对基板间而形成,其中,
上述相位差层使用相对于被取向处理的面保持一定角度的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以及相对于取向处理的面混合取向的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构成,同时,
相位差的视角依赖性由上述第1聚合性液晶单体与第2聚合性液晶单体的含量比来控制。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液晶盒由电场双折射模式驱动。
13.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相位差层成膜形成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基板的上述液晶层一侧。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相位差层通过滤色片设置在上述一个基板上。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相位差层通过平整化膜设置在上述一个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