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模块及车辆用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7267.7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武田仁志;时田主;渡边和宪;小野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9/00;F21V19/00;H05K1/00;F21V23/00;F21W101/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模块 车辆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模块及车辆用灯具。具体来说,涉及使一对平面状电极部的露出区域形成在陶瓷基板的规定位置,以防止短路的发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等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发光模块,这种发光模块例如设置在利用投光透镜等使从光源发出的光作为照明光照射的车辆用灯具上(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光模块中,散热基板的外周面中的1个侧面,与由导热性高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散热体(在专利文献1中为光源底座50a)的规定的面相抵,固定在该散热体上。
在散热基板上,在与和散热体相抵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整个两端部上,分别形成用于向半导体发光元件供电的平面状电极部(在专利文献1中是接点46,46)。
专利文献1:特开2006-661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光模块中,因为在与和散热基板的散热体相抵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整个两端部,形成平面状电极部,所以在与散热体的规定表面相抵,固定在该散热体上的状态下,平面状电极部的各端都可能会与散热体接触,引起短路。
特别是,在平面状电极部的上述各端或散热体的上述的规定的面上附着水分或杂质等的情况下,因为其会成为连接各端与规定的面的夹杂物,所以短路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因此,本发明发光模块及车辆用灯具以防止短路的发生为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发光模块设有:陶瓷基板,其形成为大致矩形,且外周面中的一个侧面形成为与散热体的定位面相抵的抵接面,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形成为元件配置面,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表面与散热体面接触,形成为进行散热的散热面;规定的导电图案,其在该陶瓷基板上形成;发光部,其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在上述陶瓷基板上的元件配置面上,与导电图案连接;以及正负一对平面状电极部,其经由在上述陶瓷基板上形成的导电图案,与半导体发光元件连接,该一对平面状电极部,其至少一部分为在陶瓷基板的元件配置面露出的露出区域,一对平面状电极部的露出区域位于元件配置面外周部中与抵接面相连续的部分以外的部分。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具有:散热体,其具有定位面,由规定的金属材料形成;陶瓷基板,其形成为大致矩形,且外周面中的一个侧面形成为与散热体的定位面相抵的抵接面,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形成为元件配置面,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表面与散热体面接触,形成为进行散热的散热面;规定的导电图案,其在该陶瓷基板上形成;发光部,其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在陶瓷基板上的元件配置面上,与导电图案连接;正负一对平面状电极部,其经由在上述陶瓷基板上形成的导电图案,与半导体发光元件连接;供电用配件,其保持上述陶瓷基板,经由一对平面状电极部及导电图案,对半导体发光元件进行供电;以及光学部件,其射出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作为照明光,上述一对平面状电极部,其至少一部分为在陶瓷基板的元件配置面露出的露出区域,一对平面状电极部的露出区域位于元件配置面的外周部中,与抵接面相连续的部分以外的部分。
因此,在本发明的发光模块及车辆用灯具中,一对平面状电极部的露出区域,不存在于元件配置面的外周部中与抵接面相连续的部分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发光模块在车辆用灯具中使用,以与在散热体上形成的定位面相抵而定位的状态固定在散热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陶瓷基板,其形成为大致矩形,且外周面中的一个侧面形成为与散热体的定位面相抵的抵接面,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形成为元件配置面,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表面与散热体面接触,形成为进行散热的散热面;规定的导电图案,其在该陶瓷基板上形成;发光部,其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在上述陶瓷基板上的元件配置面上,与导电图案连接;以及正负一对平面状电极部,其经由在上述陶瓷基板上形成的导电图案,与半导体发光元件连接,该一对平面状电极部,其至少一部分为在陶瓷基板的元件配置面露出的露出区域,一对平面状电极部的露出区域位于元件配置面外周部中与抵接面相连续的部分以外的部分。
因此,在相对于散热体定位并固定的状态下,平面状电极部不会与散热体接触,能够防止短路的发生。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因为在隔着半导体发光元件而位于相反侧的外周部上,分别形成上述一对平面状电极部,所以,与供电用配件的供电端子的形成位置相关的设计变得容易,能够实现设计简单化。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因为用绝缘层覆盖上述一对平面状电极部的一部分,形成未在陶瓷基板的元件配置面露出的非露出区域,所以能够简单地形成露出区域和非露出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用产品和方法
- 下一篇:药用组合物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