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活页夹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6668.0 | 申请日: | 200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2F3/04 | 分类号: | B42F3/04;B42F13/2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永建 |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嘴东部科学***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活页夹 机构 | ||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6年5月18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60/801,073、名称为“环形活页夹机构”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内容以参考方式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形活页夹机构。
背景技术
环形活页夹将活页纸、例如打孔纸夹持在文件或笔记本中。其特点在于用于夹持纸张的环形元件,该环形元件可选择地开启以加入或移除纸张,或闭合以夹持纸张并允许纸张沿环形元件移动。环形活页夹机构可设置成能够在开启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环形元件。然而,持续地需求提供一种对于使用者而言具有改进操作性以及便利性的环形活页夹机构。
发明内容
根据一方面,一种环形活页夹机构包括壳体、与壳体枢转连接的铰接板、与铰接板相连的环形元件、以及与壳体相连并可操作地与锁定装置连接的致动器。锁定装置与壳体可旋转地连接,并且配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解锁环形活页夹机构的方法包括向下推压致动器、解除旋转元件的止挡元件与铰接板的枢轴的接触、使止挡元件旋转进入铰接板的容纳凹槽、枢转铰接板以及分离环形元件。环形元件与铰接板相连。铰接板与壳体枢转连接。致动器与壳体相连,并且可操作地与旋转元件连接。
根据又一方面,一种锁定环形活页夹机构的方法包括推动环形元件、枢转铰接板、使旋转元件的止挡元件旋转离开铰接板的容纳凹槽、使止挡元件沿一枢轴接触铰接板以及接合环形元件。环形元件与铰接板相连。铰接板与壳体枢转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在活页夹中使用的环形活页夹机构的透视图。
图2A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前透视图。
图2B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沿图2A中的2B-2B线的横截面视图。
图3A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处于开启位置时的前透视图。
图3B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沿图3A中的3B-3B线的横截面视图。
图4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后透视图。
图5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处于开启位置时的后透视图。
图6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前展开透视图。
图7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处于开启位置时的前展开透视图。
图8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的锁定装置的后分解透视图。
图9示出了环形活页夹机构处于闭合位置时的锁定装置的前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7和9中所示,环形活页夹机构50包括壳体4、容装在壳体4中的铰接板18、与铰接板18相连的环形元件9、与壳体4相连的锁定装置25、以及在接合点28处与致动器5可操作地连接并且在接合点23处与锁定装置25可操作地连接的连接元件17。如图8中所示,锁定装置25包括旋转元件22、偏压抵靠旋转元件22的弹簧15、以及可移动地将旋转元件22固定于壳体4上的安装元件16。如图2A和2B中所示,在闭合位置,环形元件9封闭,并且纸张或其他印刷材料可通过环形活页夹机构50夹持。如图3A和3B中所示,在开启位置,环形元件9未封闭,并且可以向环形活页夹机构50中增加或从其中移除纸张或其他印刷材料。
壳体4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任何包装或外壳材料制成,并且也可由不锈钢或金属制成。如图2B和3B中所示,铰接板18可以为与一个或更多环形元件9相连的细长元件,并且可以配置成在开启和闭合位置之间枢转,从而使得环形元件9可以被操作,以用于夹持纸张或其它印刷材料。如图4和5中所示,铰接板18可以包括容纳凹槽21,其配置成用于容纳旋转元件22的止挡元件19,并且还包括导向凹槽20,其配置成当环形活页夹机构50从闭合位置运动到开启位置时引导旋转元件22的导向元件23。
环形元件9可以为环形或其它封闭结构形式,其能够在闭合时夹持纸张或其它印刷材料,如图2A和2B中所示,以及在开启时接收和移除纸张或其它印刷材料,如图3A和3B中所示。例如,可以使用三个环形元件9与铰接板18相连,尽管也可以采用任何其它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未经香港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