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磷酸基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6383.7 | 申请日: | 200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7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维厚;陆川政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94 | 分类号: | H01M4/94;H01M8/02;H01B1/06;B01D71/82;C08J5/18;C08F30/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昕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磷酸 固体 高分子 电解质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其由含磷酸基/磺酸基的树脂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含磷酸基/磺酸基的树脂由分子内有1个以上的磷酸基及1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含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和分子内有1个以上的磺酸基及1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含磺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形成共聚物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含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用下述通式(A)表示,
式中R1为氢或者烷基,R2为氢或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n为1~6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R1为H或者CH3,R2为H、CH3或者CH2Cl。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记载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含有磺酸基的不饱和单体为对苯乙烯磺酸。
5.有质子传导性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有质子传导性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由含有磷酸基/磺酸基的树脂构成,其特征在于将分子内有1个以上的磷酸基及1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含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和分子内有1个以上的磺酸基及1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含磺酸基的不饱和单体的混合物进行流延后,共聚。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光聚合引发剂添加到上述含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和上述含磺酸基的不饱和单体的混合物中,在成形模上将所得组合物流延后,至少一面用紫外线透过性板覆盖,通过紫外线照射使上述含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和上述含磺酸基的不饱和单体进行共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含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用下述通式(A)表示,
式中R1为氢或者烷基,R2为氢或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n为1~6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H或者CH3,R2为H、CH3或者CH2Cl。
9.根据权利要求5~8的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含有磺酸基的不饱和单体为对苯乙烯磺酸。
10.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记载的有质子传导性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复合膜,其是进一步包括加固片材的复合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片材为由无机质或者有机质的纤维构成的片材。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片材为织布、无纺布或者纸。
13.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片材为树脂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薄膜为微多孔性。
15.根据权利要求5~9的任一项记载的有质子传导性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复合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有质子传导性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复合膜进一步包括加固片材,其特征在于用包括分子内有1个以上磷酸基及1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含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和分子内有1个以上磺酸基和1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含磺酸基不饱和单体的组合物浸渍加固片材或涂布,然后将上述含有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和上述含磺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共聚。
16.根据权利要求15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包括有上述含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上述含磺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及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浸渍或涂布后,将上述加固片材夹在紫外线透过性的支撑基板中,通过照射紫外线,将上述含有磷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和上述含磺酸基的不饱和单体共聚。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片材为由无机质或者有机质的纤维构成的片材。
18.根据权利要求17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片材为织布、无纺布或者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3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