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多针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6232.1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正则;堀恭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巴鲁丹 |
主分类号: | D05B35/06 | 分类号: | D05B35/06;D05C7/00;D05C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多针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多针缝纫机,具体而言涉及下述旋转式多 针缝纫机,其具有可进行刺绣缝制的多针的刺绣缝纫机、和能相对于 上述刺绣缝纫机的落针孔不断供给金属片(sequin)的金属片供给装 置,可通过上述刺绣缝纫机不断缝接金属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金属片供给装置被广泛公开。例如,在这种金属片供 给装置中,存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
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金属片供给装置中,相对于安装在机架 上的支承部件而具有主架,在上述主架上,在下部具有将带状相连的 金属片的末端朝向引导通路的供给点引导的引导通路,进而,还具有 送出装置,该送出装置将位于引导通路的上述带状相连的金属片的末 端朝向上述供给点的前方存在的突出空间推进。
该现有的金属片供给装置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配置在刺绣 缝纫机的头部侧方。
通过使金属片供给装置的送出装置动作、使带状相连的金属片的 末端从供给点朝向突出空间突出,而从刺绣缝纫机的落针孔位置的侧 方供给金属片的末端。
另一方面,使刺绣缝纫机的针杆下降,而将带状相连的金属片的 突出的小金属片切开,并且使用在针杆上安装的针,将缝线刺穿小金 属片,而将小金属片缝固。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编号第2006/110003号公报
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金属片供给装置如上所述构成为“从刺绣缝 纫机中排列设置的针杆的侧方供给金属片的末端”。
另一方面,刺绣缝纫机不具有压布件。由于相对于刺绣缝纫机的 落针孔从侧方供给金属片,所以为了不按压被供给的小金属片而使小 金属片受到损伤,而不能配置压布件。
在将小金属片缝接到布上时,使缝纫机的针杆上下动作,而在没 有压布件的情况下,在将刺穿到小金属片的孔中的针拔出时,布也一 起被牵拉而浮起,而导致布“窜动”。由于该布“窜动”,而使布上 表面的小金属片从预定的缝接位置偏离。
这会引起小金属片的缝接状态产生离散,结果,整个刺绣花纹走 样,存在刺绣商品的品质下降的问题。
压布件中的按压布的公知的部件如图12(A)(B)所示,压布部 分37a的环部41朝向前方而形成为长马蹄形。即使想要在刺绣缝纫机 上配置压布件,也不能以原形直接放置在从金属片供给装置的供给点 到机器的落针孔为止的小金属片的移动轨迹上(专利文献1的图1所 示的针的左侧)。因此,必须将压布部分中可能损伤金属片的部分剪 掉。这样,该压布部分的俯视形状变小。
仅以这样小的压布部分按压落针位置的单侧,不能防止上述那样 的布的“窜动”。因此,不会产生使其具有压布件的想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在多个针杆的针上分别穿入了彼此不同种类 的线的状态下进行缝制的情况下,当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并列设置的 多根针杆、和添加设置在针杆上的压布件,而进行多色缝制,而且, 并列设置在针杆保持架8上的多根针杆中的任一针杆都可选择想要的 针杆,而选定用于金属片缝接用的针杆。
其他目的在于,在将小金属片缝接到布上时,在使针杆下降,接 着使针杆上升而拔出刺穿到小金属片的孔中的针的情况下,能在按压 小金属片的两侧的布的状态下将针拔出。
其他目的在于,能使多个压布件转动而选择利用从单一的金属片 供给装置不断供给的小金属片。
其他目的及优点借助附图及与其关联的以下的说明,而变得容易 理解。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多个针杆的针上分别穿入了彼 此不同种类的线的状态下进行缝制的情况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并列 设置的多根针杆、和添加设置在针杆上的压布件进行缝制,而能进行 多色缝制。
进而,本发明具有下述构成:“金属片供给装置E的供给点111 的位置设为,从供给点111朝向落针孔2方向的小金属片的孔106的 移动轨迹107位于刺绣缝纫机C的针杆保持架8的旋转中心点11与落 针孔位置2的连结线的延长线13上”,所以可沿着延长线13较长地 形成压布部件37的压布爪39。可较长地形成必然会使压布面39a的按 压部的范围在前后方向上变长。因此,即使两个压布爪39的各贴边部 分的宽度较窄,压布部件37的宽度尺寸W1较小,也能得到充分按压 布的范围的压布面39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巴鲁丹,未经株式会社巴鲁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