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灯管固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6064.6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生;朱启智;吴宜宁;蔡佳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F21V19/00;F21V5/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灯管 固定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灯管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弹性压制其灯管以固定灯管的灯管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直下式背光模块中的灯管设置于其背板上,随着显示器面板尺寸增加,背光模块的灯管长度也逐渐增加。为避免灯管受到不当外力位移或断裂,在背光模块中需设置灯管固定结构,支撑并固定灯管。
图1为公知技术中的一种灯管固定结构,其包含一固定座11、一定位部12及一夹持件13。固定座11设置于背板(图示未标示),定位部12设置于固定座11的顶面,其中定位部12具有一凹槽12a,灯管14置放于该凹槽12a上。夹持件13用以夹持灯管14,借以将灯管14固定于固定座11上,避免灯管14晃动。
但是,以夹持件13夹持灯管14的过程中,必须对灯管14施力使灯管14嵌入夹持件13内。因此组装灯管14的过程中,易因施力不当导致灯管14断裂,且夹持件13本身也有断裂的可能。
此外,夹持件13的尺寸误差也可能造成灯管14损伤。若夹持件13的尺寸过大时,导致挟持件13无法有效固定灯管14。若夹持件13的尺寸过小时,组装过程中必须对灯管14施加更大的压力,才能将灯管14嵌入夹持件13中。这样一来会使灯管14的组装速度降低,并增加灯管14断裂的机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灯管固定组件,来解决公知技术中,灯管固定结构不易组装,或因灯管固定结构尺寸误差影响灯管固定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包括有:
一背板;
一扩散板,扩散板平行设置于背板上,且与背板形成一容置空间,用以设置灯管及灯管固定组件;
至少一固定座,设置于该背板上,且位于该背板及该扩散板之间;
至少一弹性件,固定于该固定座上,且该固定座与该弹性件之间形成一设置空间;及
至少一灯管,置于该设置空间,且被该弹性件压制固定于该固定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灯管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座以及至少一弹性件。其中固定座设置于背板上,且位于背板及扩散板之间。弹性件固定于固定座上,且固定座与弹性件之间形成一设置空间。灯管置放于设置空间中,且被弹性件压制固定于固定座,做为背光模块的光源。
上述的弹性件可为一环状弹性件,在组装过程中,环状弹性件先套设于灯管,当灯管置放于固定座后,再将环状弹性件套设于固定座,而压制固定灯管于固定座。弹性件也可为一线状弹性件,在组装过程中,数个灯管先置放于固定座,再将线状弹性件经过灯管上方以卡扣方式连接于固定座的两端,压制固定灯管于固定座。无论是何种型态的弹性件,在组装过程中,都不需对灯管施力,而是利用弹性件结合于固定座进而压制固定灯管于固定座,因为弹性件具有弹力,对灯管进行弹性压迫外还可缓冲施与灯管的不当外力,可有效避免灯管受到不当外力而位移或断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技术的一种灯管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立体分解图;
图2D为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2E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示;
图3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B为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示;
图4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C为第三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及
图4D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示。
其中,附图标记:
11 固定座
12 定位部
12a 凹槽
13 夹持件
14 灯管
100 背光模块
100a 容置空间
110 背板
114 嵌孔
120 扩散板
130 固定座
131 嵌柱
132 间隔件
133 支撑柱
134 支撑块
135 凹槽
136 切槽
137 立柱
137a 卡槽
140 弹性件
141 卡止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