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天线控制的集成调谐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6055.7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约纳斯·约尼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康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B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天线 控制 集成 调谐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调谐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天线控制的集成调谐器电路。
背景技术
射频传输一般需要较大的带宽。例如,根据手持式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即DVB-H)标准的传输范围从大约470MHz扩展至890MHz。然而,最普遍使用的天线具有约200MHz或300MHz的较小的带宽灵敏度。
为了解决此差异,发展出了两种主要方法。
一种类型的集成调谐器电路利用多个被切换的天线,而且每个被切换的天线均具有不同的带宽灵敏度。例如,第一天线设定在从470MHz扩展至600MHz的范围,并且第二天线设定在从600MHz扩展至890MHz的范围。这种调谐器不但需要特定的额外元件来控制天线,还需要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来确保天线之间的切换。
另一种类型的集成调谐器电路利用具有与天线谐振的电容的外部天线谐振级(resonance stage),从而通过设定最大谐振频率来设定接收范围。此外部天线谐振级通常利用PIN二极管(positive-intrinsic-negative diode)或变容二极管(varactor diodes),并且需要额外的电压供应。
由于这些解决方案均需要许多外部元件,所以均不令人满意。
此外,虽然在第4332789号德国专利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可调节电容的集成电路,但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具有天线控制的集成调谐器电路,其具有增大的适应电容(adaptation capacity),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使用了具有可调式电容的内部谐振级,使其具有增大的适应电容,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在以下详细描述。
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其适于被连接到至少一个天线和外部谐振级,其中所述集成调谐器电路包括:内部谐振级,其具有至少一个可调式电容,以连接至所述天线,并且与所述天线谐振;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调式电容的值,以改变所述天线的谐振值;以及电压发生器,其用于使所述外部谐振级工作。
在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中,所述内部谐振级的所述可调式电容连接在所述集成调谐器电路的、用于与天线连接的终端和用于与接地端连接的终端之间。
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进一步包括内部开关,从而将所述电压发生器和所述外部谐振级连接或断开。
在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中,所述可调式电容连接至所述集成调谐器电路的终端,并且所述电压发生器通过所述内部开关与所述集成调谐器电路的所述终端相连接。
在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配置信息,并且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控制所述可调式电容的值。
在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传输质量信息,并且根据所述传输质量信息控制所述可调式电容的值。
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进一步用于连接至多个所述天线,并且所述集成调谐器电路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天线之间进行切换的内部切换级;以及用于连接到至少一个所述天线的所述内部谐振级。
在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中,所述可调式电容由多个并联连接的、独立的电容构成,每一个所述独立的电容与作为开关的晶体管串联。
在本发明公开的集成调谐器电路中,所述可调式电容包括至少一个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集成调谐器电路可连接至天线,并且其可具有或不具有外部谐振级,并具有良好的适应电容。可调式电容的控制能通过改变天线的谐振值来调整其接收范围。内部开关和电压发生器的使用能够启动、停止外部谐振级,因而能将根据本发明的调谐器电路和具有此外部谐振级的现有电路相结合,并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电路。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个用途;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集成调谐器电路 2 接口模块 4
内部放大级 6 电压发生器 8
内部谐振级 10 可调式电容 12
开关 14 控制单元 20
天线 22 平衡和匹配模块 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康公司,未经迪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