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遥控编码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5736.1 | 申请日: | 2007-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友;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文 |
| 地址: | 518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控 编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码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遥控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线遥控器已被广泛使用在各种类型的家电产品上,它的出现给使用电器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在同一个红外遥控器的遥控电路中通常要使用实现不同的遥控功能区或区分不同的机器类型,这样就要求信号按一定的编码传送,编码则由编码芯片或电路完成。
目前,用于实现红外遥控编码的红外遥控协议多达几十种,比如,Rcs、SIRCS、Sony、RECS80、Denon、NEC、Motorola等协议。对于这些红外遥控协议,大多数家用电器的红外遥控器的生产厂家采用NEC协议进行编码;这样,同一厂家的不同产品的红外线遥控器可能存在互相干扰的现象,或者不同厂家的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也会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遥控编码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遥控器不再相互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遥控编码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对遥控编码系统中I/O端口的模式、定时器的载波发射个数或空闲个数及计数器进行初始化设置;
B、检测遥控系统中按键的有效性,并发射遥控载波信号;
C、记录所述遥控载波发射的当前状态。
所述遥控编码方法,其中,步骤A中,所述I/O端口设置包括按键扫描端口、晶体端口及红外线输出等端口的设置。
所述遥控编码方法,其中,所述按键扫描端口的模式设置为3个输出端口、4个输入端口模式。
所述遥控编码方法,其中,所述定时器载波发射脉冲个数或空闲脉冲个数的初始化设置过程包括如下处理:
A1、将遥控信号的每一帧数据定义为引导码、用户码、按键码及同步码,并且设置所述用户码及按键码的编码数量分别为8位,及将所述用户码及按键码的编码位定义为0或1码序列;
A2、发射0或1码,获取相应的发射脉冲时间及空闲时间;
A3、通过计数器,将所述发射脉冲时间及空闲时间分别与所述红外线频率相乘,获得所述载波发射个数及空闲个数;
A4、定义所述引导码、用户码、按键码及同步码的载波发射个数或空闲个数。
所述遥控编码方法,其中,步骤A中,所述计数器的初始化设置包括工作模式的设置及中断方式的设置。
所述遥控编码方法,其中,步骤C中包括如下处理:
C1、发射状态寄存器/按键值寄存器等清零;
C2、利用发射状态寄存器标记当前的发射状态信息。
所述遥控编码方法,其中,所述发射状态信息包括发射引导码、发射用户码、发射按键码、发射同步码及数据帧间隔延时等待;所发射引导码、发射用户码、发射按键码、发射同步码及数据帧间隔延时等待依次标记在所述发射状态寄存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遥控编码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每个码元的间隔时间,延长了红外线解码的处理器的响应时间,从而避免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间存在的相互干扰现象,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遥控编码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遥控编码方法中,每一帧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遥控编码方法中,每一帧数据定义的码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遥控编码方法中,引导码、同步码、0及1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遥控编码方法中,相邻两帧的间隔延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遥控编码方法中,红外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控编码方法,其实现流出包括如下步骤:
110、对遥控编码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I/O端口,即输入/输出模式的设置,定时器的载波发射个数或空闲个数的设置以及计数器的设置;
其中,所述计数器的设置包括工作模式(加法、减法等,8位/16位等)的设置及中断方式(溢出/清零/相等时中断)的设置,且在没有其他重要任务时,可设置计数器的中断方式为最高级;
120、检测遥控编码系统的按键;
130、判断按键是否有效,是则转步骤140;否则转至步骤120;
140、发射遥控载波每一帧数据信号,并且将当前发射状态记录在发射状态寄存器及按键数值寄存器上;
150、设定数据帧间隔延时为23ms,其波形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5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