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风扇及其扇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5286.6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白;赵志辉;林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0 | 分类号: | F04D29/30;F04D25/0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风扇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尤指一种散热风扇的扇叶。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产业的迅速发展,CPU追求高速度化,高功能化及小型化所衍 生的散热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在笔记本电脑等内部空间狭小的电子装置中更 为突出。如果无法将笔记本电脑内的CPU等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有效 地散发出去,将极大地影响电子元件的工作性能,同时还会缩减电子元件的 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目前在电脑内,常采用由导热体、热管、散热片及散热风扇组成的散热 模组对电子元件散热。导热体贴设于电子元件上,导热体与散热片通过热管 连接,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吹拂散热片并与散热片发生热交换以最终将热量 散发出去。因此,散热风扇在散热模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散热风扇的风量大小对增加散热模组的散热效果具较大影响,现有的增 加散热风扇风量的方法一般包括增加叶片尺寸或提高散热风扇的转速等,然 而,叶片尺寸与转速的增加常常会导致散热风扇噪音的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大风量同时具较小风扇噪音的散热风扇 及其扇叶。
一种扇叶,包括轮毂及自轮毂的周缘向外呈放射状延伸的若干个叶片, 所述叶片具有一个迎风面以及一个与所述迎风面相对的背风面,所述迎风面 为前倾式表面和平面式表面的其中一种,所述背风面为平面式表面与后倾式 表面的其中一种,且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为不同类型的表面,所述迎风面与 背风面非对称地设置于叶片的中心平面的两侧。
一种散热风扇,包括一个底座、盖设于底座上的一个上盖以及位于底座 和上盖之间的定子与扇叶,所述扇叶包括轮毂及自轮毂的周缘向外呈放射状 延伸的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具有一个迎风面以及一个与所述迎风面相对的 背风面,所述迎风面为前倾式表面和平面式表面的其中一种,所述背风面为 平面式表面与后倾式表面的其中一种,且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为不同类型的 表面,所述迎风面与背风面非对称地设置于叶片的中心平面的两侧。
所述散热风扇具有不同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利用迎风面和背风面的不同 特性,使其在运转时在可产生较大风量的同时具有较小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风扇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扇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扇叶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扇叶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风扇10包括一个底座12、盖设于底座12上的一 个上盖14以及位于底座12和上盖14之间的定子(图未示)与扇叶16。
所述扇叶16包括一个轮毂162以及由轮毂162周缘向外放射状延伸的若 干个叶片164。所述扇叶16收容于底座12和上盖14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沿 逆时针方向旋转。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叶片164具有一个迎风面164a以及一个与迎风面 164a相对的背风面164b,所述迎风面164a与背风面164b非对称地设置于叶 片164的中心平面的两侧。
所述叶片164的迎风面164a为一个前倾式表面,其延伸方向朝向扇叶 16的旋转方向,从而使所述扇叶16运转时具有较大的扫风面积而可以产生 较大的风量。
所述叶片164的背风面164b为一个后倾式表面,其延伸方向始终顺着扇 叶16的旋转方向,从而使背风面164b在散热风扇10的运转过程中可较好地 分离背风面164b的自由端内外两侧的空气即靠近轮毂162的一侧和远离轮毂 162的一侧的空气,使所述散热风扇10运转时具有较小的噪音。
本实施例所述的扇叶16的叶片164由于同时具有前倾式迎风面164a和 后倾式背风面164b,因此,使该散热风扇10的运转过程中,可在产生较大 风量的同时也具有较小的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5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电子系统以及汽车
- 下一篇:流水线的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