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及其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5037.7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骆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航;伍颖超;陈松 |
主分类号: | H03F3/72 | 分类号: | H03F3/72;H03K17/693;H03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通道 选择 增益 可变 放大器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放大器包括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放大器,所述的输入放大器包括有一个双栅场效应 管,每个输入放大器中的双栅场效应管的g1端口分别与对应的输入信号 连接,每个输入放大器中的双栅场效应管的D端口相互连接,每个输入放 大器中的双栅场效应管的g2端口分别与电压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每 个输入放大器中的双栅场效应管的S端口分别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其特征是:所 述的输入放大器中的双栅场效应管的D端口分别连接有输出匹配电路,各 个输出匹配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其特征是:所 述的输入放大器中的双栅场效应管的D端口相互连接后,共同的输出端上 连接有输出匹配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其特征是:所 述的各个输入放大器中的双栅场效应管的D端口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 连接,其共同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输出匹配电路,剩余的输入放大器中的双 栅场效应管的D端口分别与输出匹配电路连接,各个输出匹配电路的信号 输出端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其特 征是:所述的输出匹配电路为宽带匹配电路或谐振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其特征是:所 述的电压控制装置为微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其特征是:所 述的电压控制装置为通道选择接口与电压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增益电 压输入端分别通过增益电阻与电压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的实现方法,其特 征是:所述的该方法为放大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放大器,每个输 入放大器均采用双栅场效应管作为放大器件,每个双栅场效应管的g1端 口分别与相应的输入信号连接,每个双栅场效应管的S端口分别接地,每 个双栅场效应管的D端口电连接在一起,每个双栅场效应管的g2端口分 别与通道选择和增益控制器件连接,在同一时间,最多有一个双栅场效应 管的g2端口电压处于使其导通范围,其他双栅场效应管的g2端口电压处 于使其截止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的实现方法,其 特征是:所述的双栅场效应管的D端口相互电连接后,共同的输出端再与 输出匹配电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的实现方法,其 特征是:所述的双栅场效应管的D端口分别与输出匹配电路连接后,各个 输出匹配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再相互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的实现方法,其 特征是:所述的双栅场效应管的D端口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电连接, 其共同的输出端与输出匹配电路连接,剩余的输入放大器中的双栅场效应 管的D端口分别与输出匹配电路电连接,各个输出匹配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再相互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器的实 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出匹配电路为宽带匹配电路或谐振电路。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 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通道选择和增益控制器件为微控制器或 采用分立元件,通道选择输入接口分别与通道选择和增益控制器件的输出 接口连接,增益电压输入端分别通过增益电阻与通道选择和增益控制器件 的输出接口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通道选择和增益可变的放大 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通道选择和增益控制器件的各个通道增 益值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航;伍颖超;陈松,未经骆航;伍颖超;陈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50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话的身份认证方法
- 下一篇:电缆中间接头接地故障绕包抢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