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4879.0 | 申请日: | 200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军 |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17/02;A61K31/045;A61K31/6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烧伤 烫伤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烫伤是因为热水或火焰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性疾病,通常会引起人体皮肉弥烂,轻者仅伤及人体皮肤或肉体,重者则危及生命。烧伤、烫伤的严重程度在于“面积”和“深度”。一般分为I度、II度和III度。目前,西医治疗烧伤、烫伤的方法主要分为湿性治疗法和干性治疗法。湿性治疗技术需要比较好的再次清创手段,不然创面总是潮湿,相对污秽。干性治疗技术,是在正规的清洗后,涂喷诸如磺胺嘧啶银粉或磺胺嘧啶银膏之类的药物,以保持创面干燥。无论是湿性治疗法和干性治疗法目前都需要上医院,在一定条件治疗室内进行治疗,对于一般患者来说,其治疗费用高,且由于治疗室内的高温密闭,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相当痛苦。中医治疗常用止痛抗菌消肿收敛生肌的中草药液膏外洗涂等类药物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所治的创面愈合后会留有疤痕等后遗症。
发明内容
为充分挖掘中医医学宝库,有效地克服上述烧伤、烫伤治疗方法的缺陷,为满足烧伤、烫伤患者的治疗需要,向社会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无烧灼感,还可兼治疮毒的治疗烧伤、烫伤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制剂,可以制成粉剂和水剂两种剂型,粉剂的组成为:包括下列重量组份的原料研磨而成:
大黄10-40份、大黄片5-25份、六神丸5-25份、冰片1-10份、消炎粉5-25份。
本发明的水剂的组成为:包括下列重量组份的原料浸泡而成:
大黄10-40份、大黄片5-25份、六神丸5-25份、冰片1-10份、消炎粉5-25份、冷开水700-1500份。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制备水剂的方法:
其一为:一种制备治疗烧伤、烫伤的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取大黄、冷开水,将大黄加入冷开水中浸泡大于等于10小时,制成浸出液;
(2)、按比例取大黄片、六神丸、冰片和消炎粉,研磨成80目以上的粉末;
(3)、将粉末加入浸出液,搅匀备用。
其二为: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取大黄片、六神丸、冰片和消炎粉,研磨成80目以上的粉末;
(2)、按比例取大黄、冷开水,将大黄、粉末加入冷开水中浸泡大于等于2小时,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且易得,制成的粉剂或水剂使用方便,适用于身体各部位的水火烫伤的治疗,具有无烧灼感、收敛生肌快、消炎抗菌好,基本不留疤痕及还可兼治疮毒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粉剂的制备:
实施例1
取大黄(市售的大黄饮片)10克、大黄片(中成药)5克、六神丸(中成药)5克、冰片1克、消炎粉(磺胺结晶、分子式C6H8O2N2S)5克,研磨成80目以上备用。
实施例2
取大黄(市售的大黄饮片)25克、大黄片(中成药)15克、六神丸(中成药)15克、冰片5克、消炎粉(磺胺结晶、分子式C6H8O2N2S)15克,研磨成80目以上备用。
实施例3
取大黄(市售的大黄饮片)40克、大黄片(中成药)25克、六神丸(中成药)25克、冰片10克、消炎粉(磺胺结晶、分子式C6H8O2N2S)25克,研磨成80目以上备用。
二、水剂制备:
实施例4
将大黄片(中成药)5克、六神丸(中成药)5克、冰片1克、消炎粉(磺胺结晶、分子式C6H8O2N2S)5克,研磨成80目以上的粉末;取大黄(市售的大黄饮片)10克、水(冷开水)700克,将大黄放入水中浸泡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再将粉末加入浸泡液中,搅匀备用。
实施例5
将大黄放入水中浸泡10小时,将大黄片(中成药)15克、六神丸(中成药)15克、冰片15克、消炎粉(磺胺结晶、分子式C6H8O2N2S)15克,研磨成80目以上的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军,未经刘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4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