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造非对称信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4714.3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3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斌;赵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6 | 分类号: | H04Q7/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对称 信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造非对称信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在无线环境传播中会受到众多噪声和其他信号的干扰,而信号本身在无线环境下又具有多径效应,随着环境的变化,或者信号的发射端或接收端,例如手机终端的移动,还会引起信号的快慢衰落变化和多普勒频移等,这些都给信号的接收解调带来麻烦。通过针对无线环境的信道估计等相关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研究无线环境的特性,并在信号的调制发射、传输、接收解调中加以利用,对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无线通信系统在网络规划初期,可用专门的工具对无线传播模型进行测试和校正,通常这只针对下行的无线传播模型,即信号从基站天线口发射到终端天线口的无线信道,而上行的无线传播模型,即信号从终端天线口发射到基站天线口的无线信道,一般而言与下行的无线信道是等价的,但如果系统的基站采用智能天线而终端采用全向天线,上下行无线信道将会有所差异,例如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i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如果上下行无线信道的噪声和干扰不一样,差异就将更大,TD-SCDMA系统也有此现象存在。另外,实际网络中影响通信性能的不仅仅是无线信道,还包括了发射端从调制部分到天线口的发射信道,以及接收端从天线口到解调部分的接收信道。参考附图1,发射端将编码器输出的比特送入发射信道进行调制,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到无线信道中,接收端将天线收到的信号送入接收信道进行解调,然后将解调输出的比特送至解码器,发射信道、无线信道和接收信道,三者在这里构筑并定义成为一个广义信道,这个广义信道既可表示从基站发射端到终端接收端的下行信道,也可以表示从终端发射端到基站接收端的上行信道。如果要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进行充分完整的研究,就需要对基于真实系统的广义信道进行测试,且应该对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分别进行测试,而不只是对下行无线信道进行测试。
无线通信系统的上下行通信链路,一般都是基于某种原则设计成平衡的,即广义信道被设计成对称的。这种对称信道的设计能使系统中的基站和终端的能力协调,都达到最大利用率,但这种设计有时也会给系统的研究和测试带来麻烦。例如,当需要分别研究上下行信道的特性时,由于信道对称的特点,下行信道的恶化情形将会影响到上行信道的测试,而上行信道的恶化情形也将会影响到下行信道的测试,这样就不利于准确和充分地研究广义信道的特性。况且,对于某些设计成上行受限或下行受限的无线通信系统,也会因为上行先受限而影响到对下行信道的测试,或因为下行先受限而影响到对上行信道的测试。
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标准之一,基站采用智能天线,通过估计上行信号的DOA(Direction OfArrival,波达方向)来确定下行信号BF(Beam forming,波束赋形)的发射方向,如果上行信道出现受限情形,即上行信号恶化,则基站对上行信号的DOA估计将出现偏差,影响到下行BF的准确性,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对具有BF的下行信道准确、充分地研究和测试。另外,由于采用了闭环控制的机制,例如功率控制、同步控制等,TD-SCDMA的上下行信道具有相互控制的功能,当出现下行信道受限时,下行信号携带的控制信息将会出现解码错误,影响到上行信号的功率调整以及同步调整,甚至可能引起上行信号的恶化,出现上下行交替恶化的连锁反应。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上下行信道之间的反向信道干扰影响,将对TD-SCDMA系统上下行信道的独立研究和测试创造前提条件。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构造非对称信道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现有对称信道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信道的相关参数,构造出一种非对称的上下行信道,便于实现上下行信道的独立研究和测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A、确定所需构造的非对称信道所需类型;
B、选择信道参数作为构造所述非对称信道的参数;
C、对所选定的信道参数预设初值;
D、验证所述非对称信道。
所述方法,其中,步骤A中,所述非对称信道类型包括上行信道先受限的非对称信道和下行信道先受限的非对称信道。
所述方法,其中,所述信道参数包括扩频增益、功率增益、智能天线增益及噪声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4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