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线控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24627.8 | 申请日: | 2007-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7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卜昌军;强国;俞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M1/247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满群 |
| 地址: | 523860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线控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线控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0710079857.7公开了“模块化手机及其系统”。它的目的是解决特殊人群使用手机的要求,也可以作为集群系统通讯解决方案。该模块化手机由可活动电连接的至少两个模块组成,所述手机的部件分别封装到这些模块中。该模块化手机系统,包括所述模块化手机,可将手机固定在使用者口耳附近和线控器,所述线控器可通过一个按键实现手机接听,所述线控器与手机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
1、所述线控器实现功能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满足特殊人群在正常情况下更多的使用需求。
2、所述线控器连接手机后,由于没有转接口,无法再电连接其他耳机,阻碍了特殊人群对更高音质的享受追求。
3、所述线控器因功能单一,造型单调,不足以支持高科技含量的技术。
4、所述线控器内部电路无法与手机模块电路进行双向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技术上承载更多娱乐功能,造型上充分体现时尚、炫酷风格的手机线控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某种软件协议通过手机线控器模块与手机模块双向通信以达到特定功能的手机线控器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手机线控器的控制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1.1)启动命令处理程序(步骤101);
(1.2)接收到一个上升沿,单片机唤醒(步骤102);
(1.3)启动定时器,每bit的时间采样若干次(步骤103);
(1.4)按照高电平的宽度判断各个位的值(步骤104);
(1.5)获得数据和校验码(步骤105);
(1.6)校验开始否(步骤106);
(1.7)若步骤106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sleep状态(步骤116);
(1.8)若步骤106判断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107;
(1.9)判断是否是0(步骤107);
(1.10)若步骤107判断结果为否,则经“关闭麦克风”(步骤108),进入sleep状态(步骤116);
(1.11)若步骤107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109;
(1.12)判断是否为1(步骤109);
(1.13)若步骤109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经“打开麦克风”(步骤110)进入sleep状态(步骤116);
(1.14)若步骤109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111;
(1.15)判断是否为2(步骤111);
(1.16)若步骤111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经“回应OX81”(步骤112)进入sleep状态(步骤116);
(1.17)若步骤111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113;
(1.18)判断是否是bit宽度设置字(步骤113);
(1.19)若步骤113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sleep状态(步骤116);
(1.20)若步骤113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114;
(1.21)按照命令设置bit的宽度(步骤114);
(1.22)按照新的bit宽度回应OX81(步骤115);
(1.23)进入sleep状态(步骤116)。
所述步骤105在其内部设有一校验模块,使手机能正确的判断出手机线控器是否原厂产品,检验的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051).手机出厂的时候,内部包含一个公匙和一个公开密匙解密算法;
(1052).线控器出厂的时候,内部包含一个私匙和一个公开密匙加密算法;
(1053).需要验证的时候,手机产生一个随机数传送给线控器;
(1054).线控器接到数据的时候,先用私匙加密,将加密结果传递给手机;
(1055).手机接到以上的结果的时候,用公匙解密,比较和自己保存的传递给线控器的结果是否一致;
(1056).如果确认一致,则认证是原厂出品的线控器。
所述步骤103包含以下步骤:
(1031)冲断唤醒后,开始计量所收到的第一个高电平的宽度;
(1032).将所得到的高电平的宽度乘以4/3就是手机所发送的一个bit的脉冲的宽度,这样就保证了线控器可以接收任意速度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4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