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推剪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4136.3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皮林林;董晓勇;刘建伟;汪显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而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285 | 分类号: | H02P7/285;B26B19/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喻尚威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推剪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推剪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推剪一般是将市电降压后直接驱动马达运行,在电压、负载不变的情况下,马达保持稳定转速运转。当剪发量增多即负载增大时,现有的电推剪会因负载的增大而降低速度,不能根据剪发的数量来调节剪发的速度,从而影响剪发的效率和效果;当剪发量减少时,不能减低转速反而升高转速,使得马达噪音增大、发热增多,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以上缺陷,提出一种电推剪电路。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这种电推剪电路,包括马达。
这种电推剪电路的特点在于:还包括马达驱动电路、马达速度检测电路和MCU,所述马达检测电路包括速度采集器,所述速度采集器采集马达的转速,所述马达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MCU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一输出端与马达驱动电路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马达驱动电路的一输出端连接马达。
所述速度采集器为光电计数器。
还包括马达保护电路,所述马达保护电路包括与马达并联的二极管。
还包括马达堵转保护电路,所述马达堵转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一输出端连接,马达堵转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MCU的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马达驱动电路为三极管驱动电路。
所述马达为直流马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速度检测电路和MCU,将马达的转速信号反馈给MCU并由MCU控制改变马达的转速,使得马达的转速可以随着剪发量的增多而立即上升,随着剪发量的减少而立即下降,实现转速控制的智能化,保证良好的剪发效果,节约电能;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和马达保护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速度检测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马达转速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推剪电路,包括直流马达、马达驱动电路、马达速度检测电路、MCU、马达保护电路和马达堵转保护电路。
如图1所示,马达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电阻R1。三极管Q1的集极通过电阻R1连接MCU,接受MCU的控制信号,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时间,从而来控制马达的速度。
如图2所示,马达速度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记数器U6、电阻R35、电阻R36和电容C13。马达速度检测电路采用光电记数器U6采集马达M1的速度。马达M1的轴上装有光栅,光电记数器U6的特性是当马达M1运转并挡住起发光的位置时,光电开关输出的电位是高电平;当马达M1运转而没有挡住发光位置时,光电开关输出的电位是低电平。这样光电记数器U6就输出一系列的方波,通过MCU在一定的时间内去记数方波的个数,就知道马达M1的速度。
如图1所示,马达保护电路包括一个与马达M1并联的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作用是防止马达停止或启动时的反向电动势对其三极管Q1的冲击,而造成三极管Q1的损坏。
如图1所示,马达堵转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2。当马达堵转后电阻R3上电流增大,通过电阻R2转换成电压值接到MCU的数据采集口,发现电流增大、马达堵转,MCU输出信号,停止马达运转,从而达到保护马达的作用。
如图3所示,这种电推剪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
马达速度检测电路通过光电感应的方式将马达M1转速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并运用MCU中的IC芯片作实时跟踪处理。马达M1的轴上装有光栅,光电开关感应光栅的运行将信号返馈于IC芯片作处理,起始时给定马达端电压,将马达M1转速稳定在某一设定值上作平稳运行,当外界负载增大时在额定的微小的时间内马达M1运行转速会出现下降,此时MCU中的IC芯片识别到此变化量并根据变化量的大小对马达的端电压(PWM值)做不同的增大补偿量,以适应负载的需要。下一步,若马达M1负载稳定,则维持转速不变;若负载减小,转速提高,则将转速的增加量返馈于MCU中IC芯片,降低马达M1的端电压,从而减低马达M1的转速;若马达M1负载继续增加,转速减低,则将转速的降低量返馈于MCU中IC芯片,增加马达M1的端电压,进一步增加马达M1的转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而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而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4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热塑性淀粉或其制品的表面交联处理方法
- 下一篇:高效电池用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