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24055.3 | 申请日: | 2007-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翌;缪春燕;万军喜;姚有为;翁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茅秀彬 |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相变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无机物为载体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能量和放出能量的特点,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在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纺织、电力、医学仪器、建筑等众多领域中倍受关注。由于固液相变在相变时体积变化小,相变热大,因而固液相变用于相变储能成为近年来相变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固液相变材料在能量存储过程中有液体生成,易发生泄漏。如果将相变材料进行微囊化,则不但能解决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泄漏,还可以增加相变材料与环境接触的表面面积,增强其导热性。
相变储能材料的微囊化是指在相变储能材料表面比较均匀地包覆一层固体囊壁材料,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公开号为CN1161364A和CN1513938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密胺树脂树脂作为囊壁的相变储能微囊,时雨荃其后在公开号为CN1500714A的专利中对上述微囊进行了改进,采用双层的囊壁结构以改善相变材料微囊的机械性能,以上相变储能材料微囊一般使用有机聚合物作为微囊的壁材,由于有机聚合物自身的特点,一般其化学稳定性较差,易于氧化且具有一定的可燃性,并且得到的产品中有可能残留未参加反应的反应单体甲醛。
公开号为CN1844296A公开了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无机二氧化硅作为壁材的相变储能材料微囊的方法,不但避免了甲醛对环境的影响,而且二氧化硅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和无机建材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产品适用范围广。
唐国翌在申请号为200610157343.4的专利中公开的二氧化硅包覆相变储能材料微囊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相变储能材料加热融画后与乳化剂混合,再加入少量碱金属盐作为添加剂,在加热搅拌下,使相变材料均匀分散在含稳定剂的水溶液中经搅拌形成稳定乳液;在上述的乳液中加入硅源正硅酸乙酯及少量催化剂,在20~70℃水浴中反应3~12h,室温陈化,洗涤,过滤得到球形产率较高的、二氧化硅包覆的相变储能材料微囊。这种相变储能材料微囊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化学稳定性好。但该方法由于使用了稳定剂聚乙烯醇,使得在后续的干燥过程中,相变材料微囊易于团聚,干燥效果差,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干燥时间较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比较高的、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密封性好及化学稳定性好,以有机相变材料为囊芯、二氧化硅凝胶为囊壁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粉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10份有机相变材料与0.5~5份山梨糖醇酐油酸酯80(Span 80)与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80(Tween 80)的混合物乳化剂进行混合,加入75~200份含0.2~3wt%聚乙烯醇的水溶液,0~2.5份碱金属盐类添加剂,在40~95℃下搅拌10~60min,使相变材料分散均匀成乳状液;在上述的乳状液中添加7.5~75份正硅酸乙酯及0.15~5份酸类催化剂,在20~70℃水浴下反应3~12h,室温陈化,制成固含量为3wt%~30wt%的料浆;料浆经5~70rpm转速的蠕动泵加入喷雾干燥塔内,在干燥塔进口温度为160~240℃和出口温度为50~100℃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粉,以上份数均为重量份。
上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粉的制备过程中,可以是有机相变材料与正硅酸乙酯的反应液经反应、室温陈化后,直接加水制成固含量为3wt%~30wt%的料浆,料浆经5~70rpm转速的蠕动泵加入喷雾干燥塔,其中喷雾干燥设备的进口温度为160~240℃和出口温度为50~100℃,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粉;也可以是有机相变材料与正硅酸乙酯的反应液经反应、 室温陈化后,再经洗涤,过滤后加入含0~2wt%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制成固含量为3wt%~30wt%的料浆;料浆经0~70rpm转速的蠕动泵加入喷雾干燥塔,其中喷雾干燥设备的进口温度为160~240℃和出口温度为50~100℃,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粉。前者缩短了流程,成本低,效率高;后者由于增加了洗涤、过滤等过程,去除了杂质,所得产品纯度高,但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本发明所述的喷雾干燥法是现有的成熟技术,可以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或压力式喷雾干燥,其进口温度可以设定为160~240℃,优选180~200℃;出口温度50~100℃,优选50~80℃,进料采用恒流泵(蠕动泵)供料,蠕动泵转速为0~70rpm,优选5~3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4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