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软件系统的集成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23770.5 | 申请日: | 200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文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软件 系统 集成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领域,尤其涉及的是,对第二代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分布式软件系统的集成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集成测试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计算技术(DC,Distributed Computing)从产生到现在,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代(80年代中~90年代):主要是提出了经典的C/S计算模型,利用传统的计算概念和设计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问题;2)第二代(90年代至今):主要是将传统的两层C/S计算模型改进为面向对象的多层C/S计算模型,利用融合了面向对象技术的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DOC,Distributed Object Computing)解决了异构环境下的互操作问题,并成为软构件开发的核心技术。3)第三代(2000年以后):提出了自主的多Agent计算模型,利用智能代理技术构建面向Agent的拟人化交互环境,主要是为了解决智能化的协同工作问题,第三代方法目前还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第一代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如图1所示,常用的测试方法是让测试工具桥接到客户与服务器的通讯连接之中,对接口报文进行监视或模拟,针对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这个子系统级别接口进行测试。客户与服务器通过网络应用编程接口直接相连,客户与服务器需要关注网络通讯的细节;客户包含了大量的业务逻辑,其实现也严重地依赖于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及组织方式;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是基于过程的,所有服务都集成在一个进程当中。组成系统的各个模块耦合非常紧密,无法以独立进程的运行,彼此之间的接口也缺乏规范性。因此,此类系统的可测性比较差,集成测试的手段也非常有限。
采用第二代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客户与服务器的通讯采用中间件实现;整个系统可以由任意数量的、可独立执行的服务进程和客户进程组成,这些进程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在面向对象的多层C/S计算模型中,由服务器创建和维护的远程对象(RO,Remote Object)不仅能够被访问,而且也可能作为其他对象的客户。从上述特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第二代系统的复杂度增加了许多,第一代系统采用的集成测试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第二代系统了,比如:第二代系统的通讯细节已经由中间件封装了,测试工具很难以桥接通讯连接的方式接入被测系统;第二代系统的复杂度更大,待测接口也不仅仅是子系统级别的,还包括对象、模块等级别的。第二代系统的测试环境更加复杂,比如多用户并发访问等。
第二代系统在集成测试中有以下优越性。
1)边界清晰:以对象的概念组织、管理分布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每一个远程对象都定义了清晰的访问接口。任何服务的提供和访问是基于接口的。集成测试所关注就是被测系统的各种接口,其中包括远程对象之间的接口、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以及子系统之间的接口。
2)服务自治:组成系统的各个远程对象或功能模块都可以分布部署、单独运行,这不仅有利于平衡负载的分布,也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耦合。服务自治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开发、部署集成测试所需的测试驱动和测试桩。
3)配置灵活:通过配置来决定系统由哪些对象组成、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即通过配置策略定制服务的特性。配置灵活的特点为实施增殖式的集成测试(自顶向下方式、自底向上方式、混合增殖方式)提供便利。
4)平台无关:跨异构环境(不同机型、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网络协议)运行,远程对象的地理位置、系统平台、编程语言等属性对客户都是透明的。平台无关的特点为集成测试工具的技术实现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
目前,第二代分布式计算技术领域有几种主流的技术标准:对象管理组(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的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Microsoft公司的组件对象模型/分布组件对象模型(COM/DCOM,Component ObjectModel/Distributed COM)标准、Sun公司的Java远程方法调用(Java RMI,Java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和Java企业柄(EJB,Enterprise JavaBeans)技术。这几者在实现原理上非常相似,而且发展趋势也是在采用不同技术实现的分布式软件系统之间实现互容互通。第二代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3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源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缩短写时拷贝快照写响应时间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