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沼肥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3079.7 | 申请日: | 200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丽媛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7/00;C05C9/00;C05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晏平 |
| 地址: | 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尤其涉及高效沼肥。
背景技术
沼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它不仅可以为作物直接提供养分,而且可以活化土壤中的潜在养分,增强微生物活性,促进物质转化,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污染,这是化肥所不具备的特性,但传统的沼肥肥效缓慢、肥料中的养分当季利用率低,在作物生长旺盛、需肥较多的时期,往往不能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且施肥数量大、运输和施用耗费劳力多,农业投资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既能为作物高产、稳产提供充足的养分,又能培肥土壤,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的高效沼肥。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方案一:
高效沼肥,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沼液 100公斤
尿素 0.5~3公斤
过磷酸钙 1~3公斤
硫酸钾 0.1~0.5公斤
所述沼液为正常发酵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中的沼液。
按上述原料配比生产高效沼肥的步骤如下:
按上述原料配比取沼液、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将所取的沼液用沙布过滤,然后在过滤后的沼液中加入所取的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并搅拌均匀即制得本发明所述的高效沼肥。
方案二:
高效沼肥,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沼渣 100公斤
尿素 10~20公斤
过磷酸钙 5~15公斤
上述沼渣的重量为正常发酵2年以上的沼气池中的沼渣风干或烘干后的重量。
按上述原料配比生产高效沼肥的步骤如下:
①取正常发酵2年以上的沼气池中的沼渣,并将其风干或快速烘干;②按上述原料配比取尿素、过磷酸钙和步骤①所制得的干的沼渣;③将步骤②所取的尿素、过磷酸钙、沼渣混合均匀,并用造粒机造成颗粒状化肥,最后再将所述颗粒状化肥烘干即制得本发明所述的高效沼肥。
合成高效沼肥的各原料的性质如下:
沼液是有机物经沼气池制取沼气后的液体残留物,它不仅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含有丁酸、吲哚乙酸、维生素B12等活性、抗性物质,所以沼液具有肥效、调节作物生长和抗病虫害的显著作用,正常发酵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中的沼液全氮含量为0.03%~0.08%,全磷0.02%~0.07%,全钾0.05%~1.4%,且氨基酸和金属离子以及有机质含量丰富。
沼渣是有机物经沼气池制取沼气后的固体残留物,除含有大量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维生素、激素等,能明显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培肥地力,是迟效速效兼备的无公害肥料,沼渣的有机质含量为40%~60%,全氮1%~2%,全磷0.4%~1.2%,全钾0.6%~2%。
尿素尿素分子式是CO(NH2)2,含氮量46%,是固态氮肥中含氨量最高的一种氮肥。尿素施入土壤后,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并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吸附的机理是尿素与粘土矿物或为腐殖质以氢健相结合。尿素是中性肥料,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破坏作用。
过磷酸钙(P2O5含量≥14%)是一类疏松多孔的粉状物质,组成十分复杂,含有多种元素,在加入粘结剂滚动造粒的过程中,其自身料浆很快变稠,极易形成颗粒状物料,其干燥后的强度也比较大。因此过磷酸钙应该是钙镁磷钾肥比较理想的成球和增强添加剂,同时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酸,可以中和钙镁磷钾肥中的部分碱,以扩大其施用范围,极为重要的是增加了一定量的硫(S)元素。
硫酸钾一般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含K2O 50%~52%,易溶于水,不易吸湿结块,用硫酸钾应首先考虑到它是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上壤上长期施用可能引起土壤酸化板结,硫酸钾不含氯根,对一些忌氯又需钾较多的作物如烟草,马铃薯等施用硫酸钾,可取得较好效果,它又可施在油菜、大蒜等喜硫作物上,硫酸钾作基肥、追肥均可,基肥注意覆土深施。
本发明所述高效沼肥的功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丽媛,未经马丽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3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