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比特分配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2766.7 | 申请日: | 2007-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0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唐友喜;张帆;程兴国;张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麻海明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比特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比特分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下一代移动通信要求大容量和高质量的数据传输,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现有的集中式MIMO-OFDM系统的多根收、发天线均分别集中于一处,而分布式MIMO-OFDM系统的多根收、发天线均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与集中式MIMO-OFDM相比,分布式MIMO-OFDM系统的各对收发天线间链路更加独立,具有大容量、低功耗、更好的覆盖等优点。
分布式MIMO-OFDM系统与传统的集中式MIMO-OFDM系统在信号传输特性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分布式MIMO-OFDM系统中,由于各个发射天线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它们的接入距离不同,因此各个发射天线的信号是异步到达接收端的,而集中式MIMO-OFDM系统的各个发射天线的信号是同步到达接收端的。此外,分布式MIMO-OFDM各收发天线对所对应的信道比集中式MIMO-OFDM更加独立。
图1为现有的在集中式MIMO-OFDM系统中进行比特分配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1:对子载波的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
设子载波的信道矩阵为Hk,则对Hk进行奇异值分解的公式如下:
Hk=UkDkVkH
其中,k为子载波的序号,Dk是一个非负对角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Hk的奇异值λi(k),Uk和Vk为酉矩阵,VkH为Vk的复共轭转置矩阵。λi(k)可用于表示第i个子信道的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振幅增益,i=1,2,...,S,S为非零奇异值的个数。
步骤102:设置可用子载波个数Non=N,设置可变参数α,0<α<1。
其中,N为每根发射天线上的子载波数目。
对于每根发射天线i(i=1,2,...)分别通过如下步骤103~111完成比特分配:
步骤103:初始化第i根发射天线上的注水常数μi:
其中,P0为每根发射天线的限定发射总功率,BER为预先设定的系统要保证的误码率。
步骤104:计算将要为第i根发射天线上的第k个子载波分配的比特数bi,k(k=1,2,...,N)。
bi,k=round([log2(μiλi(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2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