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2258.9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5/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子宫 内膜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是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组合。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炎,是指由致病菌感染造成的子宫内膜炎症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根据其发病经过,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和老年性子宫内膜炎。本病证多发生于已婚育龄妇女,但亦有部分老年妇女,由于闭经后子宫内膜萎缩,功能消失,亦易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老年性子宫内膜炎,有可能发生老年复经。子宫内膜炎,就其出现的带下、小腹痛、出血三大症状而言,在中医妇科学中与“带下病”、“腹痛”、“痛经”、“月经不调”相似。急性者,伴有发热寒战,甚则高热,属温病范围;慢性者,以持续性小腹痛更为主要,属于妇科杂病范围,均须及时治疗,并予根治。本病的辨证论治,可分为两大阶段,即急性期,辩证以发热、腹痛、带下为主,慢性期,以下腹作痛、带下、经行不畅利为主。治疗上急性期清热解毒镇痛为法,慢性期以扶正化瘀,佐以清利为法。中医在临床上分热毒蕴胞证、湿热阻宫证、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等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山药 1.0~4份 当归 1.0~4份 炒白术 1.0~4份
赤芍 1.0~4份 荔枝核 0.1~2份 制香附 0.1~2份
橘核 0.1~2份 小茴香 0.1~2份 五灵脂 0.1~2份
干姜 0.1~2份 制乳香 0.1~2份 延胡索 0.1~2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山药 1.5~2.5份 当归 1.5~2.5份 炒白术 1.5~2.5份
赤芍 1.5~2.5份 荔枝核 0.5~1.5份 制香附 0.5~1.5份
橘核 0.5~1.5份 小茴香 0.5~1.5份 五灵脂 0.5~1.5份
干姜 0.5~1.5份 制乳香 0.5~1.5份 延胡索 0.5~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山药 2份 当归 2份 炒白术 2份
赤芍 2份 荔枝核 1份 制香附 1份
橘核 1份 小茴香 1份 五灵脂 1份
干姜 1份 制乳香 1份 延胡索 1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山药 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可治疗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18页)。
当归 药性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可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第1210页)。
炒白术 药性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脾气虚弱之乏力,食少腹胀,泄泻,便秘,水饮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寒湿痹,身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945页)。
赤芍 药性苦,微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可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440页)。
荔枝核 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肾、胃经。具有理气止痛,祛寒散滞的功效。可治疗疝气痛,睾丸肿痛,胃脘痛,痛经及产后腹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196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2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结肠炎的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