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结构化覆盖网络的资源广播交互机制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2008.5 | 申请日: | 2007-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4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孟琦;张海傲;纪红;李屹;李亭;司鹏博;李曦;梅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 地址: | 1008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结构 覆盖 网络 资源 广播 交互 机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结构化覆盖网络的资源广播交互机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使得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数据、程序和信息都能够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资源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
资源共享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网络架构、查询信息路径等,对等网络就是一种用于信息共享的网络架构,在这种网络架构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也没有专用的工作站,也就是网上各台计算机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任一台计算机都是既可作为服务器,设定共享资源供网络中其他计算机所使用,又可作为工作站,分享其他服务器的资源。
目前最为流行的三种P2P网络(对等网络)模型分别是:
1)基于集中式目录结构,以Napster为代表。中央集中式的Napster利用中央服务器负责目录管理,则可能因服务器的限制,存在服务量无法提高和单点崩溃的问题。
2)基于广播式定位方法的非结构化的对等网络模型,以Gnutella为代表。非结构化对等网络的模型如Gnutella及Freenet由于没有中央服务器,在搜寻数据时是以flooding的方式将消息散步在网络上,从而可能会造成消息泛滥的问题,也使得系统的可扩展性无法提升,并且会加重网络的负荷。
3)结构化覆盖网络模型,以Chord为代表。结构化覆盖网络路由协议如CAN、Chord、Pastry和Tapestry等可利用哈希算法将数据和节点运算成一个键值,利用键值来完成数据的放置和维护,但在该中网络模型所使用的算法中,没有介绍任意一个节点上存有的任意数据如何放置和传递到工作站上。
由上所述,可以发现现有技术存在至少以下问题:
在结构化P2P搜索算法中,基本上都采用哈希算法将相同的资源映射到同一个节点上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国际上并没有具体的标准,使得该种算法的可靠性以及可实现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结构化覆盖网络的资源广播交互机制的方法及装置,从而给用户提供一种性能可靠、易于实现的P2P网络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结构化覆盖网络的资源广播交互机制的方法,包括:
利用哈希算法将源节点的资源信息映射到索引节点;
通过所述索引节点得到所述源节点的资源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以及利用高层协议传输所述源节点的资源。
所述资源信息包括资源的IP地址和消息摘要值。
所述高层协议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和文件传输协议。
所述通过所述索引节点得到所述源节点的资源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P2P层向DATA层发送P2P本地资源请求消息;
当所述DATA层收到向所述P2P层发送所述P2P本地资源请求消息时,所述DATA层向所述P2P层发送包含资源列表的P2P本地资源响应消息;
所述P2P层收到所述P2P本地资源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资源列表向所 述索引节点发送P2P本地资源广播消息。
所述向所述索引节点发送P2P本地资源广播消息的方法包括采用定时广播方式或者增量广播方式。
所述资源列表包括文件名和文件消息摘要值。
所述关键值表包括文件消息摘要值和文件所在节点的IP地址。
所述通过所述索引节点得到所述源节点的资源信息的方法之前进一步包括:
DATA层生成文件资源,并形成资源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结构化覆盖网络的资源广播交互机制的装置,包括:
资源广播机制模块,用于利用哈希算法将源节点的资源信息映射到索引节点;
消息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索引节点得到所述源节点的资源信息;
资源发布机制消息交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以及利用高层协议传输所述源节点的资源。
所述消息处理模块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P2P本地资源请求消息、所述P2P本地资源响应消息和P2P本地资源广播消息。
消息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消息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消息获得所述源节点的资源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2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