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版防伪中安全底纹的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1890.1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亓文法;卢书一;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20 | 分类号: | G06T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871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版 防伪 安全 底纹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制版防伪中安全底纹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伪技术主要分为三类:特殊材料防伪、特殊工艺印刷防伪和制版防伪。不同的防伪技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一定的防伪作用,然而产品的成本随之大幅度增加却是无疑的。作为制版防伪技术之一的安全底纹防伪技术是防伪印刷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与其它防伪技术相比,它主要具有成本低、防伪效果好、信息量大以及线条和谐的组合易获得美观的艺术效果等几个特点。
安全底纹的造型方法是安全防伪底纹设计的核心,不同的方法形成了丰富的防伪底纹效果。而基于图形的造型方法又是安全底纹的造型方法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其基本思想主要是通过各类图形之间的运算、排列、变形和填充等各种操作来构造出各种复杂多变的安全底纹图形。如:将周期性曲线作为单元填充到区域内形成团花效果;利用形状混合技术在两个图形之间产生一系列路径,以反映从一个图形到另一个图形的渐变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利用保形变换方法将图形映射到一个形状特殊的变形区域,形成特殊的滤波效果等等。
在设计大面积的背景底纹时,就是将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元素单元进行反复变化,形成连绵一片无限定边界的纹路,其具有规律性、连续性和贯穿性。从美观角度来讲,设计后的底纹比较规整,符合一定的审美标准;但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就其防伪性能来讲,正是由于它是由单个元素经过复制构造而成,因此其随机性不强,被非法复制和仿造的可能性较大。伪造者一旦得到了其基本单元的复制数据,只需经过相同的排列便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相同的底纹样式,因此其防伪性能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版防伪中安全底纹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大面积制版防伪中所构造的安全底纹存在因随机性不强而导致防伪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版防伪中安全底纹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底纹区域确定若干离散点;
分别以每个离散点为基准点,为每个离散点生成成组的曲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版防伪中安全底纹的生成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生成模块,其中: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底纹区域确定若干离散点;
生成模块,用于分别以每个离散点为基准点,为每个离散点生成成组的曲线。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在安全底纹的生成中,首先根据底纹区域确定若干离散点;然后分别以每个离散点为基准点,为每个离散点生成成组的曲线。由于在方案中对于离散点的确定仅仅是依靠需要生成安全底纹的区域来确定,对于离散点在哪个具体位置并不确定,也就是离散点的位置具有随机性;同时,根据离散点生成的曲线组中,所使用的曲线也不确定,其可能是规则图案、也可能是不规则的图案,因此,为每个离散点生成曲线组后,最后在整个底纹区域中所形成的由曲线构成的图案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交错式的曲线纹路,在该底纹中不同的底纹元素之间交错连接,生成任意形状的区域,很难分析出底纹生成的方法,从而增加复制和仿造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制版防伪中安全底纹的生成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制版防伪中安全底纹的生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底纹生成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纹区域内按照随机方式生成的离散点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纹区域内按照矩阵式方式生成的离散点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纹区域内按照奇偶行交错排列方式生成的离散点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含15个曲线图元对象的一个离散点生成的曲线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图7所示曲线图元对象在图4的离散点基准上形成的交错底纹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图7所示曲线图元对象在图5的离散点基准上形成的交错底纹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图7所示曲线图元对象在图6的离散点基准上形成的交错底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外壳用标签
- 下一篇:新潮紫香鸡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