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石型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21791.3 | 申请日: | 2007-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安雪晖;金峰;小原孝之;前田又兵卫;周虎;岗村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前田建设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E02B7/06;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抛石型堆石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方法,特别涉及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用于替代各种混凝土及砌石混凝土工程。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在施工的成本、效率、温控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传统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普通混凝土,砌石混凝土以及碾压混凝土三种。近些年,清华大学的金峰、安雪晖教授等人发明了《堆石混凝土大坝施工方法》,发明专利号03102674.5,该方式结合了压浆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的优势,大量使用大粒径的块石或者卵石作为主要充填材料,不仅节省了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成本,而且大幅降低了水化热,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但是在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上需要预埋压浆管,通过一定的压力将混凝土压入堆石体的孔隙中。在堆石体中预埋压浆管的做法在实施时较为复杂,施工难度比较大,而且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埋置的数量较多,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施工成本也相对较高。为保证自密实混凝土填充的密实性,要求所使用的块石或者卵石的粒径不宜过小,单层浇筑高度也不宜过高;难于实现循环施工。堆石入仓是堆石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自然堆积,但是受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在狭小或者大纵深的仓位进行堆石入仓时较为复杂,不易操作。在我国的有些地区,比如新疆,工程现场往往有着大量5~10cm粒径的卵石储备,由于粒径过小不宜作为堆石预先堆积入仓,作为普通混凝土的骨料又需经过加工破碎方可满足要求,虽然料源充足,但利用成本较高。
在传统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为毛石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方法大致如下:选用不超过30cm的石料,每浇注8~15cm混凝土后将毛石插入混凝土中约一半,再浇注混凝土通过振捣保证混凝土填满所有空隙,依次循环直至顶面;插入毛石时,毛石间距一般不小于10厘米,且毛石体积不超过总体积的30%。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化热,节约材料成本,但是施工程序复杂,施工质量受人为干扰大,施工速度慢;随着现代工程对施工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建设速度的提高,毛石混凝土的致命缺陷是无法补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堆石混凝土大坝施工方法》专利技术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发挥堆石混凝土综合的优良性能,拓展堆石混凝土技术的施工领域,提高其施工的灵活性,全面使用各种粒径的块石或者卵石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供一种抛石型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为所需浇筑堆石混凝土的仓面设置模板或替代物,模板替代物采用砌石墙或混凝土墙等封闭构筑物,有天然阻隔的仓面无须设置模板或替代物;
2)使用抗离析性能优良的自密实混凝土2浇注入仓面,所浇注的自密实混凝土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坍落度240~260mm,扩展度450~650mm,V型漏斗通过时间20~50s,扩展度保持时间大于抛石填满自密实混凝土的时间;自密实混凝土浇注入仓的厚度至少为20cm;
3)使用粒径大于4cm的块石或卵石3自然的抛入已浇注自密实混凝土中,形成完整的堆石混凝土;
4)抛石填满已浇筑的自密实混凝土后,即完成了一仓抛石混凝土的施工;
5)重复步骤2)和3),直至浇筑到设计高度,实现循环施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前田建设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清华大学;前田建设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鲠冲剂
- 下一篇:带GPS定位芯片电子导航图装置的双网双待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