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1708.2 | 申请日: | 200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3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聪;王孟源;雷秀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光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颖玲 |
地址: | 51053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发光二极管 透明 导电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是由镍/氧化铟锡、铝/氧化铟锡或氧化镍/氧化铟锡金属组合中的一种金属组合制成的,在氮化镓P型层上蒸镀的透明导电膜的第一层为镍、铝或氧化镍中的一种,第二层为氧化铟锡,所述镍的厚度大于等于5埃且小于等于30埃,所述铝的厚度大于等于5埃且小于等于30埃,所述氧化镍的厚度大于等于5埃且小于等于40埃,所述氧化铟锡的厚度大于等于1000埃且小于等于3000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的厚度大于等于10埃且小于等于15埃,所述铝的厚度大于等于10埃且小于等于15埃,所述氧化镍的厚度大于等于10埃且小于等于20埃,所述氧化铟锡的厚度大于等于2400埃且小于等于2700埃。
3.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在蓝宝石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得到N型氮化镓层,有源发光层,P型氮化镓层,
(2)蚀刻出一适当深度的台阶露出N型氮化镓层,
(3)在真空度小于1×10-6托的条件下,在P型氮化镓层上蒸镀镍或铝,
(4)在氧气与氮气的流量比为1∶4,温度大于等于400℃且小于等于550℃的条件下,对蒸镀有镍或铝的晶片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时间大于等于10min且小于等于25min,
(5)在真空度小于1×10-6托的条件下,在镍、铝的表面蒸镀氧化铟锡,
(6)在氮气的流量大于等于5sccm且小于等于30sccm,温度大于等于500℃且小于等于700℃的条件下,对蒸镀有镍/氧化铟锡、铝/氧化铟锡的晶片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时间大于等于10min且小于等于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温度大于等于450℃且小于等于5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氮气的流量大于等于10sccm且小于等于20sc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温度大于等于550℃且小于等于600℃。
7.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在蓝宝石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得到N型氮化镓层,有源发光层,P型氮化镓层,
(2)蚀刻出一适当深度的台阶露出N型氮化镓层,
(3)在真空度小于1×10-6托的条件下,在P型氮化镓层上蒸镀氧化镍,
(4)在真空度小于1×10-6托的条件下,在氧化镍的表面蒸镀氧化铟锡,
(5)在氮气的流量大于等于5sccm且小于等于30sccm,温度大于等于500℃且小于等于700℃的条件下,对蒸镀有氧化镍/氧化铟锡的晶片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时间大于等于10min且小于等于25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氮气的流量大于等于10sccm且小于等于20sc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温度大于等于550℃且小于等于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光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普光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7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霉素菌渣的生物改性方法及再利用
- 下一篇:通过网络传输文件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