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DNA保存卡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710121522.7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高阳;陈初光;马斌;王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基点认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N15/10;C12N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dna 保存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液DNA保存卡。
背景技术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DNA分析逐渐成为疾病诊断、遗传分析和个体识别等领域的基本手段。而人DNA最主要的来源是血液,对血液或血液中DNA样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常规的血液或血液DNA的保存和运输主要有这么几种:一,取静脉血,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液体状态低温保存运输;二,采集指血,涂到滤纸上,由于滤纸有较好的吸附性,可以跟血细胞结合,便于保存;三,采集血液后现场分离血液中的DNA,并保存。
上述的三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现场采集或大规模采集的时候,有很大的局限性。方法一取静脉血,需要有比较好的洁净条件,并且后期储存和运输条件要求苛刻,成本较高,保存时间有限。方法二的优点是采集方便,保存和运输方便,缺点是防护较差,如果被采血液中有传染性强的病毒会对周围人群造成伤害,另一个缺陷就是保存时间有限,随时间延长核酸酶对样品DNA的降解很严重。方法三直接保存DNA可以最大限度延长保存时间,但是往往采集现场不具备DNA分离纯化条件。
近年来,对于基因资源的研究,大规模现场采集样本,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血液DNA保存装置,既方便采集,安全性好,又便于长期保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各种血液DNA保存、运输和提取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血液DNA保存卡,既方便血液采集,安全性能又好,且便于长期保存。
一种血液DNA保存卡,包括具有吸附DNA能力的纤维状物的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内吸附有盐分,所述盐分包括细胞裂解剂、核酸酶抑制剂、使病原菌和病毒蛋白变性的物质和抗氧化抑制剂。
所述具有吸附DNA能力的纤维状物为滤纸、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或硅胶膜。
所述细胞裂解剂为(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或长链的脂肪酸钠。
所述核酸酶抑制剂为金属离子螯合剂,所述金属离子螯合剂为EDTA。
所述使病原菌和病毒蛋白变性的物质为异硫氰酸胍和SDS,异硫氰酸胍也可以用硫氰酸胍或盐酸胍来代替,SDS可以用长链的脂肪酸钠等其它离子型去污剂来代替。
所述抗氧化抑制剂为硫脲,也可以用尿酸或尿酸盐来代替。
所述盐分中细胞裂解剂为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核酸酶抑制剂为EDTA、使病原菌和病毒蛋白变性的物质为异硫氰酸胍和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抗氧化剂为硫脲,所述介质的规格是厚度为0.3-1mm卡片。
所述盐分来自pH8.0的Tris-HCl缓冲液,所述pH8.0的Tris-HCl缓冲液是将浓盐酸加入溶解有Tris碱、EDTA、SDS、异硫氰酸胍和硫脲的溶液中,调节pH到8.0所成。
上述卡片的制作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配制-pH值为8.0,浓度为50mM-100mM的Tris-HCl缓冲液,该缓冲液中含有10mM-20mM的EDTA,2%-5%的SDS(十二烷基磺酸钠),1M-2M的异硫氰酸胍和25-50μM的硫脲;(2)将介质放入水溶液中震荡,使溶液完全吸收;(3)取出卡片,干燥即可。
从吸附有血滴的血液DNA保存卡上获取DNA样本的方法,是从血液DNA保存卡上用打孔器打下或者剪刀剪下吸附有血滴的部位,放入去离子水中洗去吸附的盐分和血细胞残留物后,再将DNA洗脱下来即可。
本发明通过将能够吸附DNA的介质用某些化学试剂混合溶液浸泡,使介质中带有所需要的盐,这些盐分包括细胞裂解剂、核酸酶抑制剂、使病原菌和病毒蛋白变性的物质和抗氧化剂,它们能够抑制大多数病菌、病毒活性,防止传染,同时能够防止核酸酶降解DNA,使血液DNA可在室温长期保存。由于介质是厚度0.3-1mm的纤维状物制成的卡片,保存和运输都非常简便。另外,从介质上获取DNA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将带有血液的一小片介质在水中漂洗两遍除去盐分和血细胞残留物后,即可直接用作PCR扩增的模板。
血液DNA保存卡的介质必须是具有吸附DNA能力的纤维状物,经研究发现常用的滤纸、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硅胶膜等均能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基点认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鼎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基点认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