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1304.3 | 申请日: | 200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2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夏小松;辛志锋;张俊;元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16;F16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底座(3)和与所述底座(3)可转动连接的翻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一防翻转装置(2,4,5,6),所述防翻转装置(2,4,5,6)防止在打开所述翻盖(1)时所述底座(3)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装置(2)设置在连接所述底座(3)和所述翻盖(1)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装置(2)包括供所述翻盖(1)与底座(3)可转动连接的转轴(21)和一防翻转部件(26),所述防翻转部件(26)至少部分抵消在所述翻盖(1)打开时所述转轴(21)产生的扭转力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部件(26)为一扭簧(26),所述扭簧(26)套设在转轴(21)上,所述扭簧(26)的第一端(261)随翻盖(1)一起转动,第二端(262)在固定至底座(3)的第一支架(25)的所述凹槽(251)中运动并同时抵压在限位端(252)以提供扭转力矩,所述扭簧(26)设置为在所述翻盖(1)闭合时处于最大变形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5)包括底板(253)和从底板(253)弯折延伸出的折板(254),在所述底板(253)上的与所述扭簧(26)的第二端(262)相应位置处开设有作为凹槽(251)的缺口并且折板(254)形成限位端(2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51)在第一支架(25)的横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装置(2)还包括一固定在转轴(21)上并随翻盖(1)转动的调节支架(27),所述扭簧(26)的第一端(261)固定在所述调节支架(27)上并借助于所述调节支架(27)与所述翻盖(1)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27)为一L型部件,包括作为长臂的固定翻盖(1)的连接板(274)以及作为短臂的横向于连接板(274)延伸出的与转轴(21)的第二端(212)配合的配合部(272),其中在连接板(274)上分布有容纳扭簧(26)的第一端(261)的第一定位孔(27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装置(2)还包括第二支架(24),所述第二支架(2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5)上的未设置折板(254)的长度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5)还包括在远离折板(254)的一侧向端部设置的第一隔板(255),所述第一隔板(255)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21)穿过的第一定位孔(256),所述第二支架(24)的一侧向端部设置第二隔板(242),所述第二隔板(242)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21)穿过的第二定位孔(24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装置(2)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转轴(21)阻力矩的摩擦片(23),所述摩擦片(23)套设在转轴(21)的在第一隔板(255)和第二隔板(242)之间的轴段(21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装置(4,5)设置在底座(3)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装置(4,5)增大所述底座(3)在翻转时需要克服的扭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装置(5)为设置在底座(3)底部的靠近使用者一侧的真空吸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所述真空吸盘(5)的凹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装置(4)为设置在底座(3)底部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至少一个支撑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4)与电子装置的外壳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3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