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中药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0942.3 | 申请日: | 200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3/10;A61P27/0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2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一种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中药组合物,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是糖尿病患者眼底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提示60岁以上的老人,糖尿病史5年有31.5%的患者视力下降,20%失明。Hary Keen报道病程10~25年,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达50%。Caird观察发现视网膜病变占糖尿病全部眼病并发致盲的80%。糖尿病比非糖尿病失明者多25倍。DR为西方国家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按其自然发展规律,可分早期单纯型,以微血管瘤为其主要的病理改变特点;后期以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等而引起失明。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加强对DM患者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使DM患者的失明时间推迟16年,而且可使2/3的增殖性DR(PDR)患者因得到合理治疗,而免于失明。近年来随着眼底荧光造影和视网膜电流图等的技术发展,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仍然以控制糖尿病病情、高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生与发展的基础。由于视网膜病症状错综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因人而异,制定治疗方案,方能达到预期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归属于中医瞳神疾病范畴。瞳神又名“瞳仁”、“瞳子”、“金井”,为五轮中的水轮,内应于肾。肾乃神光发源之所,其精气上注于目而归于瞳子,方能辨万物,明察秋毫。瞳神为眼睛最重要的部分,瞳神病初起自觉“视物昏渺”,蒙昧不清称为视瞻昏渺,瞳神病按临床症状可分为五型:(1)肝郁气滞,目络受阻;(2)脾虚湿胜,痰浊阻络;(3)肝肾不足,水亏目暗;(4)气血两虚,目失所荣;(5)阴虚阳亢,火伤目络。中医在临床上分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生地黄1.5~6份 知母1.5~6份 赤芍1.5~6份
牡丹皮1.0~4份 防风1.0~4份 当归1.0~4份
生槐花1.0~4份 紫草1.0~4份 黄连0.1~2份
密蒙花0.1~2份 木贼0.1~2份 蝉蜕0.1~1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生地黄 2.5~3.5份 知母 2.5~3.5份 赤芍 2.5~3.5份
牡丹皮 1.5~2.5份 防风 1.5~2.5份 当归 1.5~2.5份
生槐花 1.5~2.5份 紫草 1.5~2.5份 黄连 0.5~1.5份
密蒙花 0.5~1.5份 木贼 0.5~1.5份 蝉蜕 0.3~0.7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生地黄3份 知母3份 赤芍3份
牡丹皮2份 防风2份 当归2份
生槐花2份 紫草2份 黄连1份
密蒙花1份 木贼1份 蝉蜕0.5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生地黄 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可治疗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514页)。
知母 药性 苦,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可治疗温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遗精,盗汗,虚烦不眠,消渴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924页)。
赤芍 药性 苦,微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可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440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涂装钢板的成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