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人形机器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0701.9 | 申请日: | 200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6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国;刘宇;石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A63H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人形 机器人 | ||
1.一种串联人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全身分为躯干、头部和四肢,由19个自由度组成,其中头部1个自由度,手臂3个自由度,腿部6个自由度,其中腿部的髋关节为正交三自由度关节,腿部的踝关节和手臂的肩关节均为正交两自由度关节,所有自由度均采用数字伺服电机来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人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伺服电机具有多级齿轮减速机构,输出轴具有转角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人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机器人的零件采用铝合金或碳纤维,其中与电机及电机输出转盘固定的连接件采用铝合金,机器人本身的结构件采用碳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串联人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躯干采用桁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串联人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脊椎和四肢均采用了碳纤维平行双管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串联人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头部采用拉力弹簧设计缓冲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串联人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和姿态传感器固定于机器人背后,视觉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头部,电池固定在机器人脚底板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7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携带式储存媒体的门口机
- 下一篇:手套式的发光交通指挥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