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0401.0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霍红瑶;田君丽;刘毅;周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烟气 脱硫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中,锅炉烟气必须通过吸收塔进行脱硫处理,并从吸收塔的顶部出口进入外烟道,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吸收塔的顶部出口主要起着与外烟道相连接的作用,因此顶部出口中与外烟道对接的出口形式对于烟气的输送尤为关键。
目前,从以往的吸收塔情况看,吸收塔顶部的出口形式一般有:
1、吸收塔顶部通过一大小变径后,在塔顶的上部中心形成圆筒形出口或方形出口,通过该圆筒形出口或方形出口与外烟道连接;
2、从塔顶的圆筒形周面水平切出一方形出口,该方形出口宽度与塔直径相同(参见附图1,2),吸收塔的顶端采用一小角度锥顶封闭;
3、吸收塔顶端在大小变径后在顶部水平封顶,从变径段水平相接处形成方形出口。
相应地,以往的这些吸收塔的出口设计存在很多缺陷:方案1增加了吸收塔的高度,即增加了净烟道的高度,从而增加了成本;方案2中,顶部出口的宽度与塔直径相同,而顶部出口的高度较小,出口达不到长宽最佳比例,对塔体削弱大,增加了塔体的不稳定性;方案3中,顶部出口与变径段相贯处会形成尖角,气流会形成涡流,再者该方案塔顶为平顶,由于吸收塔为室外布置,这种平顶形式不利于排雨水及雪。
为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气体流动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包括:
塔体;
与所述塔体顶端接合的塔顶;
与所述塔体侧部相接的净烟气出口侧板;
与所述出口侧板接合的出口顶板和出口底板;
所述出口侧板、出口顶板和出口底板形成由大逐渐变小的净烟气出口。
优选地,所述出口侧板与所述塔体相切。
优选地,所述塔顶为小角度锥顶,且所述锥顶升角即塔体水平线与锥体母线的夹角范围为5°-20°。
优选地,所述锥顶、出口侧板、出口顶板和出口底板上设有加强型钢。
优选地,所述出口末端设有出口型钢法兰。
优选地,所述出口末端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出口末端为圆形。
本发明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出口侧板与塔体相切或相接,避免了尖角、锐角的形成,有利于气体的流动;此外,其采用大渐变小的净烟气出口,从而使得出口的形状可按最佳烟道长宽比例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常用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局部主视图;
图2为常用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局部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阅图3、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1,包括塔体10、与所述塔体10的顶端接合的锥顶12、与所述塔体10的侧部相切的净烟气出口侧板140、与所述出口侧板140接合的出口顶板142和出口底板144,其中所述出口侧板140、出口顶板142和出口底板146形成由大渐变小的净烟气出口14。
塔体10的塔径为Φ15m,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的是,为了稳定塔体结构,塔体10上可设有塔体环向加强型钢100和塔体竖向加强型钢102。
顶端锥顶12升角即塔体水平线与锥体母线的夹角为12°,锥顶12为封闭形式。锥顶12包括锥顶板120和锥顶加强型钢122。
两个出口侧板140分别沿塔体圆筒侧向切出,出口底板144和出口顶板142随出口侧板140的变化而变,且与出口侧板140、塔体10、锥顶板120相接合,形成由大渐变小的方形封闭式出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出口侧板还可与塔体相接,形成由大渐变小的矩形封闭式出口。出口侧板140与塔体10、出口底板144、出口顶板142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进行接合,例如通过焊接。由于本发明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出口侧板与塔体相切或相接,从而可按最佳长宽比设计烟道出口端,例如出口端的宽度范围可在4-20m,高度范围可在3-15m。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口侧板、出口顶板和出口底板还可采用流线形弧度板材,从而在出口末端形成圆形出口。在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可为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