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接入认知系统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0359.2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0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劲楠;冯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H04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接入 认知 系统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认知系统终端接入的实现 方案。
背景技术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一种可以保证在不干扰授权用户的前提下,高效、灵 活地使用频谱空洞的技术,其中,所述的频谱空洞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 未被占用的频段。由于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针对有限的频谱资源的 利用率,因此,近年来认知无线电技术逐渐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认知系统具有感知信道能力,通过该感知功能确 保认知系统能够在不干扰授权用户的情况下,灵活使用授权用户频段。若认 知系统检测到授权用户占用信道,则在一定的时间内退出授权用户占用信 道,保证授权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相应信道。
在认知系统中,相应的感知功能是由系统内基站和终端共同完成的,即 在终端初始接入认知系统时和接入认知系统后需要进行感知,并将感知结果 反馈给基站,通过该分布式感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整个认知系统的感知能 力,从而有效避免认知系统对授权用户的干扰。
接入认知系统的终端在进行感知过程中,既可以自主进行感知,也可以 在基站的调度下进行感知。其中,对于工作信道内的感知具体需要在设置的 静默期实现,所述的静默期是指为准确感知到工作信道内是否存在授权用户 而设定的一个频率时间块,认知系统在该静默期内需要停止工作信道上的 上、下行数据传输,并仅检测信道上可能存在的授权用户信号。
具体一点讲,终端接入认知系统的处理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在电视信道执行授权用户感知,根据感知到的各信道相应的授权 用户占用情况,创建频谱地图;
步骤2,扫描各个信道,查找确定从认知系统BS(基站)发出的SCH (超帧控制头)/FCH(帧控制头);
具体可以为:对信道进行能量检测,即执行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若RSSI大于预定的门限,则在该信道上继续寻找 SCH/FCH,否则,寻找下一个信道,并进行相应的能量检测,直到找到相应 的信道,并在该信道上寻找到SCH/FCH;
步骤3,在收到相应的SCH/FCH后,根据步骤1创建的频谱地图确认该 SCH所在的信道,并确定该信道是否允许使用,若该信道可以使用,则执行 步骤4,否则,即该信道不被允许使用,则执行步骤2,以重新确定新的信 道,直到找到合适的接入信道为止,在找到合适的接入信道后执行步骤4;
在该步骤中,在确定该信道不被允许使用后,还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处 理方式确定此时是否需要通知该信道上工作的认知系统,并要求其迅速退出 当前信道,例如,可以设置在出现该情况时,通知相应认知系统,也可以设 置为在出现该情况下时不做该通知处理,此时,相应的认知系统需要自行感 知并退出该信道;
步骤4,终端通过该可以使用的信息与BS建立下行同步;
步骤5,等待并获得包含在信道描述消息中的上行传输参数;
步骤6,接入终端执行小区搜索操作,进行基本能力的协商处理;
步骤7、执行邻居网络发现操作,以确定邻居认知系统中的工作信道和候 选信道,以便接入终端与邻居认知系统的共存;
步骤8、网络侧授权终端,即允许终端接入网络,并与终端之间交换密 钥,以用于开展通信业务;
步骤9、终端注册到网络中;
步骤10,注册后的接入终端与网络侧建立连接,之后,便可以通过该连 接获得服务。
可见,在上述处理过程中,通过执行所述的步骤1和步骤3实现了接入终 端与授权用户共存,通过执行所述的步骤7实现了接入终端与其他邻居认知 系统共存。
在上述实现方案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接入终端与授权用户和邻居认知系 统的共存,接入终端还可以存储并上传初始测量报告,此时,相应的接入终 端采用的接入处理过程具体可以包括:首先,在步骤1创建频谱地图过程 中,保存检测结果作为初始测量报告;之后,在接入后,通过建立的连接将 系统初始检测报告和邻居发现的结果返回基站。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